[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及钻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1642.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耿黎东;王敏生;思娜;蒋海军;叶海超;光新军;姚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7/15 | 分类号: | E21B7/15;B24C1/04;B24C5/04;C23C14/35;C23C14/16;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磨料 射流 钻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连续油管(3)、微波发生装置(2)、波导管(4)、微波天线(6)、加热腔(9)、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高温磨料射流装置(10)、地面泵组(1);
其中,
地面泵组(1)通过连续油管(3)与加热腔(9)相连,加热腔(9)末端连接高温磨料射流装置(10);
加热腔(9)内设置有微波天线(6),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
微波发生装置(2)通过波导管(4)与微波天线(6)相连;
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的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井、洗井;
b)连接各个部件;
c)开启地面泵组(1),通过连续油管(3)将钻井液泵入加热腔中(9);
d)开启微波发生装置(2),微波天线(6)辐射加热钻井液,通过加热腔(9)中的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监控加热腔(9)内温度和压力;
e)从高温磨料射流装置(10)的喷嘴(11)喷出高温磨料射流,岩石逐渐破裂,破碎后的岩屑被水携带出井筒;
f)钻至目标层位后,关闭地面泵组,完成施工;
其中,
所述钻井液包含水、微波强吸收剂和磨料颗粒;
所述微波强吸收剂分散于水中形成分散液,所述微波强吸收剂在分散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03~3wt%;
所述微波强吸收剂选自纳米金属氧化物,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选自γ-Fe2O3、纳米Fe3O4、纳米Ni2O3、纳米CeO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d)中,所述加热腔(9)内压力高于22.1Mpa,所述加热腔(9)内温度高于3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磨料射流装置(10)包括喷嘴(11)和多个流体通道;喷嘴(11)位于高温磨料射流装置(10)装置前端;喷嘴(11)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流体通道;
在所述高温磨料射流装置(10)的喷嘴(11)基材表面沉积有纳米多层膜,所述纳米多层膜从基材表面上向外依次设有金属过渡层、金属碳化物过渡层、金属碳氮化物过渡层和功能层;
所述金属过渡层的材质包括选自Cr、Ti和W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金属过渡层、所述金属碳化物过渡层和所述金属碳氮化物过渡层的层厚独立地为80nm至15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碳化物过渡层的材质包括选自CrC、TiC和WC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碳氮化物过渡层的材质包括选自CrCN、TiCN和WCN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为交替的氮化硼层和石墨烯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的材质为钢、铁、钛合金,和硬质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的总厚度为500nm至5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的调制周期小于15n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化硼层和所述石墨烯层的总层数为100至500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温磨料射流钻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化硼层的厚度与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形成的调制比≤1且≥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16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交通疏导导流的人行道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的实时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