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驱动能力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1872.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刚;雷志强;王贤会;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驱动 能力 放大 装置 | ||
1.一种通信驱动能力放大装置,包括通信信号发生源、信号放大模块和若干接收终端;其特征是: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与门一(Gate1)、与门二(Gate2)和多组三极管,与门一(Gate1)和与门二(Gate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原始信号源,与门一(Gate1)和与门二(Gate2)的第二输入端为使能端;每组三极管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每组三组管分别输入一路原始信号并输出一路输出信号,与门一(Gate1)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门二(Gate2)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其中,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一路原始信号,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输出信号;
所述多组三极管为八组,分别引入八路原始信号,输出八路输出信号;
所述与门一(Gate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一(Q1)、三极管二(Q2)、三极管三(Q3)、三极管四(Q4)、三极管五(Q5)、三极管六(Q6)、三极管七(Q7)和三极管八(Q8)的发射极,与门二(Gate2)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九(Q9)、三极管十(Q10)、三极管十一(Q11)、三极管十二(Q12)、三极管十三(Q13)、三极管十四(Q14)、三极管十五(Q15)和三极管十六(Q16)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一(Q1)的基极和三极管九(Q9)的集电极连接第一路原始信号,三极管一(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九(Q9)的基极连接第一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二(Q2)的基极和三极管十(Q10)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原始信号,三极管二(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Q10)的基极连接第二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三(Q3)的基极和三极管十一(Q1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路原始信号,三极管三(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一(Q11)的基极连接第三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四(Q4)的基极和三极管十二(Q12)的集电极连接第四路原始信号,三极管四(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二(Q12)的基极连接第四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五(Q5)的基极和三极管十三(Q13)集电极连接第五路原始信号,三极管五(Q5)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三(Q13)的基极连接第五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六(Q6)的基极和三极管十四(Q14)集电极连接第六路原始信号,三极管六(Q6)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四(Q14)的基极连接第六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七(Q7)的基极和三极管十五(Q15)集电极连接第七路原始信号,三极管七(Q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五(Q15)的基极连接第七路输出信号;所述三极管八(Q8)的基极和三极管十六(Q16)集电极连接第八路原始信号,三极管八(Q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十六(Q16)的基极连接第八路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18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