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快换顶头结构的剪式千斤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2046.4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丽;陈有源;盛永明;张耀心;林来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12 | 分类号: | B66F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孙茂义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 枢轴孔 顶头 轴向限位 上支臂 组合体 剪式千斤顶 顶头结构 间隙配合 外圆柱 斜插槽 快换 穿越 拆装结构 枢轴端部 枢轴通孔 锁紧螺钉 圆弧形槽 第二轴 第一轴 螺纹孔 外螺纹 螺纹 搭子 小端 轴肩 组装 便利 | ||
本案公开了一种具有快换顶头结构的剪式千斤顶,以左枢轴依次穿越第三左枢轴孔、第一左枢轴孔、第二左枢轴孔和第四左枢轴孔;以右枢轴依次穿越第三右枢轴孔、第一右枢轴孔、第二右枢轴孔和第四右枢轴孔,并以锁紧螺钉外螺纹与右枢轴端部的螺纹孔形成螺纹副;左枢轴小端形成的左枢轴第二轴肩与左枢轴第一轴肩共同实施左枢轴在上支臂组合体中的轴向限位;轴向限位搭子与右枢轴轴肩组合实施右枢轴在上支臂组合体中的轴向限位;顶头第一斜插槽和顶头第二斜插槽分别与左枢轴外圆柱实施间隙配合,顶头圆弧形槽和顶头右枢轴通孔分别与右枢轴外圆柱实施间隙配合。本案快捷便利的拆装结构方便相同上支臂组合体分别按需要组装不同的顶头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装承重部件的起重工具,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快换顶头结构的剪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大量的家用轿车或城市越野车或小型皮卡车都配备了随车起重用的剪式千斤顶,其广泛的被应用及对特定车型的适配性需求促成了剪式千斤顶型式的多样性。作为汽车备用工具的专业生产商,在长期的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实践中获得了各种车辆被顶升部位实体结构型式,因而也形成了具有各种款式顶头结构的剪式千斤顶,也就是说,针对所配套车辆被顶升位置不同的各项技术特征及特殊需要,生产商会将随车配套的剪式千斤顶的顶头部件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角度展开设计、生产服务,尤其突出该类千斤顶承重部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具有各种应用特点及匹配性的顶头一般来说在同样额定承载量的剪式千斤顶上,往往其顶头部件的俩枢轴孔中心距与千斤顶本体实施转动联接的俩枢轴之间的中心距相同、俩枢轴所用材质同类,并且都在枢轴的两端制作轴肩,呈永久固定联接,如此,每种特定结构的顶头部件单配了具有共同结构特点的千斤顶本体后便只能被细分在各种特定的车型上,简言之,这种具有相同千斤顶本体的剪式千斤顶很难实现在生产、销售乃至在客户具体使用中的通用性互换,为此,设计人员提出了在千斤顶本体上以简便可行的方法互换顶头部件的新思路理念,从有利于生产工艺的合理安排及降低运作成本,有利于降低销售、储运成本,有利于客户使用同一千斤顶本体组合选用各款适配车辆的顶头部件的角度研究各种顶头与同一千斤顶本体之间的快拆和快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及对比技术方案的不足,设计师们认为剪式千斤顶在顶升车辆中,其顶头部件的俩枢轴孔中主要承受了来自俩枢轴的支反力,而在搬移该千斤顶时,往往有使用者比较顺手地直接手握顶头部件提着剪式千斤顶整体,这样在搬运过程中,对顶头部件的要求必需是能使它始终妥帖地联结在千斤顶的本体上,当然,在起重车辆时都会产生侧向力的作用,同样在顶头部件受到翻转力矩作用时,也理应确保顶头部件始终稳定地联结着千斤顶本体,那么,在新技术方案中继续保障传统结构的可靠性与实现多样性的顶头部件在千斤顶本体上的互换就成为了本案技术改变的重要内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快换顶头结构的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下支臂组合体、螺杆动力部件、顶头部件和上支臂组合体,其特征是:上支臂组合体中,在左上支臂固联的第一齿部、第三齿部分别与右上支臂固联的第二齿部、第四齿部啮合;以左枢轴依次穿越左上支臂中的第三左枢轴孔、U形加强架上的第一左枢轴孔、第二左枢轴孔和左上支臂中的第四左枢轴孔;以右枢轴依次穿越右上支臂中的第三右枢轴孔、U形加强架上的第一右枢轴孔、第二右枢轴孔和右上支臂中的第四右枢轴孔,并以锁紧螺钉外螺纹与右枢轴端部的螺纹孔形成螺纹副;在左枢轴小端以机械加工形成的左枢轴第二轴肩与左枢轴第一轴肩共同实施左枢轴在上支臂组合体中的轴向限位;在右枢轴外圆柱上以机械加工形成的轴向限位搭子与右枢轴轴肩组合实施右枢轴在上支臂组合体中的轴向限位;在顶头部件上的俩侧板体上设有顶头第一斜插槽和顶头第二斜插槽分别对应于左枢轴外圆柱实施间隙配合,设有的顶头圆弧形槽和顶头右枢轴通孔分别对应于右枢轴外圆柱实施间隙配合。
其中,右枢轴在上支臂组合体上的轴向可移动量满足螺纹孔的外端面能够缩入右上支臂实体的第四右枢轴孔,同时满足顶头圆弧形槽被旋转地插入右枢轴外圆柱实施间隙配合。
其中,在U形加强架的顶端部位置开设有非对称的架顶工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及构件运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轮顶起装置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