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2328.4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侠;王阔;马瑞英;黄玉洪;刘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46 | 分类号: | B01J23/46;B01J37/02;C07C67/303;C07C69/7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己烷 甲酸 二异辛脂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1)选取或自制氧化铝载体;(2)配制含有氨基醇型表面活性剂的贵金属溶液;(3)步骤(1)选取或自制的氧化铝载体浸渍步骤(2)配制的含有氨基醇型表面活性剂的贵金属溶液,浸渍后经干燥、焙烧得到制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领苯二甲酸二异辛脂加氢制备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PVC增塑剂主要是领苯类二甲酸二元酯,但是多年来领苯二甲酸二元酯类PVC增塑剂在某些应用中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责难。邻苯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加氢还原制备的环已烷二甲酸酯是一种低毒增塑剂,其特点是元素迁移率相当低,具有优异的毒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尤其适用于PVC的敏感性,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玩具、医疗器械和食品接触类的领苯二甲酸二元酯类PVC增塑剂替代产品,采用现有的机械即可容易地进行加工。制备环已烷二甲酸二元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六氢苯酐或相应的醇酯化制得;二是由相应的苯二甲酸二元酯的苯环加氢获得。比较从初始原料到最终产品整个工艺过程,后者相对较经济。
美国专利US2070770是较早报道领苯二甲酸二元酯苯环催化加氢制备相应的领环已烷二元酸酯,反应利用硅藻土担载镍及雷尼镍催化剂,在160~260℃温度和5~34MPa氢气压力条件下进行。专利US3027398公开了活性碳负载钌作催化剂在120~130℃温度和5.0~7.0MPa氢气压力范围内,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备对环已烷二甲酸二甲酯。专利US5286898报道了负载型Pd催化剂用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苯环加氢。此催化剂中Pd含量为0.1~5wt%,其分散度不低于15%;第VIII族中的镍,铂,钌等金属作为助剂,其含量为0.001~1wt%,氧化铝作为载体,催化反应较佳的温度和氢气压力范围分别140~220℃,5~17MPa。
美国专利US6284917和US6248924公开了加氢法生产环已烷二甲酸酯的制备方法,采用负载第VIII族金属的中-大孔载体的催化剂,采用间歇式反应器;美国专利US7361714报道了在负载型Ru、Pt、Rh、Pa、Co或者Ni催化剂上芳香类二甲酸二甲酯在100~200℃,5~20MPa条件下加氢转化为相应的脂肪类二甲酸二甲酯的反应过程。国内CN101927166B专利介绍了一种共沉淀法制备高活性负载镍催化剂用于领苯二甲酸二元酯类加氢制环已烷二甲酸,但是反应转化率不高且催化剂制备工艺不易于工业化放大。CN101406941A公开了一种Al2O3、ZrO2、TiO2大孔载体上负载第VIII族金属的加氢催化剂,但是催化剂的活性偏低。CN103506113A介绍了一种领苯类二元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Al2O3、SiO2-Al2O3载体,负载Pd、Ru、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是催化剂中由于卤素的存在,所以稳定性不好。从文献可以看出,开发由苯二甲酸二元酯制备相应的环已烷二甲酸二元酯新方法的目标就是追求更温和的反应条件和更高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但是已报道的这些制备方法中,采用贵金属的催化剂由于氯离子的存在,可以使整个床层催化剂中毒。CN105327701A和 CN104689814A 选用不含卤素的贵金属前驱体避免了长周期反应中卤素引起的催化剂的失活,但是催化剂的活性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领苯二甲酸二异辛脂加氢制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稳定性。
一种制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选取或自制氧化铝载体;
(2)配制含有氨基醇型表面活性剂的贵金属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