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物风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2556.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秀海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0284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风干 装置 | ||
一种谷物风干装置,包括提升机和风干仓,风干仓包括顶部进料口一和底部卸料口,谷物风干装置包括多个风干塔和其上方的行车系统、传送系统,每个风干塔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侧面连接为一体的风干仓,各个风干仓进料口一等高且连通风干塔的塔进料口;多个风干塔依次首尾相接固定、排列走势呈Z字形分布,各个塔进料口位于行车系统下方;行车系统包括一对平行轨道和小车,小车底部滑轮与轨道滑动连接;传送系统设置在两根轨道之间,包括两头的带轮和带轮上平行于轨道的传送带,小车与传送带上带相向运动进行铲料;提升机连通地面上料斗和传送系统进料端。本发明可解决现有风干仓体量小,风干和上料效率低,风干耗时长,易倾倒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晾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谷物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1120507895.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通风粮食风干仓,用于谷物脱水风干晾晒,由传统地面晾晒转化为立体晾晒,主要为完全利用大自然的风能和太阳能将谷类作物风干,不需要烘干设备,不消耗煤电能源,一次可晾晒玉米3500kg,春天晾晒一次时间2-3天,秋天晾晒一次时间为6天以内,一次可晾晒葵花、花生10-12立方米。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装置容纳的谷物量有限,另一方面,完全利用自然风时,晾晒大批谷物时花费的时间较长,且在梅雨天气等没有自然风的条件下效率较低,容易囤积霉变。上料时需要对各个风干仓分别上料,效率低。
风干仓为扁平状,稳定性差,易向两边倾倒。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谷物风干塔,解决现有风干仓体量小,风干和上料效率低,风干耗时长,易倾倒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谷物风干装置,包括提升机和风干仓,所述风干仓包括顶部进料口一和底部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设置抽拉式卸料板,谷物风干装置包括多个风干塔和其上方的行车系统、传送系统,
每个所述风干塔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侧面连接为一体的所述风干仓,各个所述风干仓进料口一等高且连通所述风干塔的塔进料口;多个所述风干塔依次首尾相接固定、排列走势呈Z字形分布,各个所述风干塔的塔进料口位于行车系统下方;
所述行车系统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轨道和小车,所述小车底部对称设置两组滑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小车前壁开口为收集口、一侧侧壁开口为布撒口;
所述传送系统设置在两根轨道之间,包括两头的带轮和所述带轮上张紧的平行于轨道的传送带,所述小车与所述传送带的上带相向运动;所述小车上位于收集口前方沿宽度方向设置一根传送轴,所述传送轴两头与小车两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上带绕传送轴顶部进入小车底面下方并从小车尾部穿出;所述传送轴的顶部高于小车底面,所述小车收集口朝向传送带进料端设置进行铲料;
所述提升机通过提升筒连通地面的上料斗和传送系统的进料端。
所述风干塔中部沿高度方向设置风道,所述风道底端开口为进风口、顶端封闭,所述进风口设置风机,所述风道的侧壁上位于不同高度设置多个出风口。
所述风干塔设置为三个,呈Z字形分布,中间的所述风干塔两侧框架分别由刚性连接架固定在两个外侧风干塔不同侧的所述框架上。
所述进料端对称设置一对平行于所述轨道的导料挡板,所述导料挡板通过固定在两根所述轨道侧面的连接架一固定其上边缘,所述导料挡板底部位于所述上带的上方。
一对所述导料挡板呈倒置的八字形设置,所述提升筒顶部出口正对导料挡板的围挡区域内。
所述风干塔两侧设置爬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秀海,未经孙秀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