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PMIF的UHF RFID标签室内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2779.8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吕粮;刘开华;马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4/02;H04W4/33;H04W4/80;G01S5/02;G06F18/25;G06F18/214;G06F18/241;G06K17/00;G06F18/243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mif uhf rfid 标签 室内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PMIF的UHF RFID标签室内定位方法,通过相位控制实现线阵天线ULA波束扫描,估计目标标签方向的同时获取与目标标签相关的方位优选参考标签OPRT,通过ULA接收OPRT的多频多径响应,将接受到的信号转化为多种指纹构建OPMIF,基于OPMIF训练多个分类器,根据每个分类器的估计结果,利用多分类器权重融合算法实现目标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测距主动式指纹法UHF RFID标签室内定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室内环境中定位人和物品及追踪其轨迹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活动场所和环境越来越智能化,加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对户外位置感知应用的普遍化。与此同时,科学和工业社区意识到在室内环境中位置感知的应用潜力和益处。如今,室内定位应用于丰富的领域:商场里的顾客导航,公共建筑内的市民导航,超市的产品定位和医院病人的追踪等。虽然室外定位系统的性能已经变得很好,但室内的定位更加复杂。由于室内多径环境复杂,电磁波造成较大的衰落。显然,一种符合室内定位应用需求的多用途解决方案仍然缺失。目前提出了多种实现室内定位的技术:无线网络、超宽带网络、超声波、可见光、ZigBee、射频识别(RFID)等。在众多室内定位技术中,无源UHF RFID是最一种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因为无源标签具有体积小,部署简单,无需供电,价格低廉,读取距离较远以及较快的读写速度等优势。该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物流管理、机器人、智能交通等领域。
室内定位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测距法和非测距法。测距法主要是利用三边定位或三角定位实现的,主要有基于到达时间(TOA),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基于到达角度(DOA)、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和基于到达方向差(PDOA)等。非测距的方法主要有质心算法,指纹法等。指纹法对室内环境多径、噪声等影响有较强的鲁棒性。指纹法中常用的是单一指纹定位,最常用的是指纹参数是RSS。如果仅用RSS作为位置相关特征,则定位的准确性会降低,因为RSS很容易受到衰落和噪声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结合不同种类的指纹如信道脉冲响应(CIR),信号强度差(SSD),功率延时分布(PDP)和其他可提高指纹定位的精度。多信息指纹库包含更多有关环境的信息,对噪声和环境的变化有更强的鲁棒性。
发明内容
针对指纹法定位中常用基于RSS构建指纹库,但RSS易受环境衰落和噪声的影响,以及指纹法定位转化为模式识别问题时冗余数据过多而使分类器性能下降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种基于UHF RFID标签的室内定位方法。本发明是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OPMIF的UHF RFID标签室内定位方法,通过相位控制实现线阵天线ULA波束扫描,估计目标标签方向的同时获取与目标标签相关的方位优选参考标签OPRT,通过ULA接收OPRT的多频多径响应,将接受到的信号转化为多种指纹构建OPMIF,基于OPMIF训练多个分类器,根据每个分类器的估计结果,利用多分类器权重融合算法实现目标定位,设ULA的阵元数是M,相邻阵元间距是d,步骤如下:
1)将待定位区域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放置参考标签;
2)通过相位控制实现ULA波束扫描和改变发射功率,利用目标标签的可读性来估计目标标签的方向θtar;
3)控制ULA波束指向θtar,发射K个频率信号sk(t),此时读取到的参考标签定义为OPRT;
4)ULA接收到的OPRT和目标标签的多频多径响应:
H=ΦA+N
其中,A=[a1,...,aP]T多径信号幅度系数,a1表示视距路径LOS经时延τ1后的信号幅度,ap表示第p条非视距路径NLOS经时延τp后的信号幅度(p=2,...,P),N是噪声矩阵,Φ是方向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