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3087.5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霏;王诗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雨霏;王诗童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安全距离 微处理器 预警模块 蓝牙 预警 身份识别模块 电源模块 蓝牙系统 配对使用 配置模块 射频电路 身份识别 数据配置 振动模块 断开 佩戴 通信 | ||
1.一种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配对使用的防拐设备以及与防拐设备相互通信的APP设备,所述防拐设备内设有微处理器U2,所述微处理器U2连接有配置模块、振动模块、电源模块和射频电路,且微处理器U2通过蓝牙系统连接有身份识别模块和安全距离预警模块,所述配置模块连接有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距离预警模块包括二极管D4、电阻R2、电阻R5、电阻R6、微动开关S1,所述微处理器U2的P14口与二极管D4连接,二极管D4另一端与电阻R2连接,电阻R2另一端接地且与微动开关S1连接,微动开关S1另一端与电阻R5和微处理器U2的P16口连接,电阻R5另一端接电源,电源通过电阻R6与微处理器U2的P06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与身份识别模块包括开关S2,且开关S2的3~7脚皆与振动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块主要由微型电动机和振动端子组成的振动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芯片U4的PORT1口与微处理器U2的RF_N口连接,芯片U4的PORT2口与微处理器U2的RF_P口连接,芯片U4的OUT口通过相互串联的电容C19和电感L1连接芯片U4的GND口,电容C20、电感L3和电容C21构成π型RC电路,且π型RC电路的一侧并联在电感L1上,π型RC的电路的另一侧并联电感L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U2上还连接有主晶振电路和副晶振电路,所述主晶振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U2的XOSC32M_Q1脚与XOSC32M_Q2脚之间;所述副晶振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U2的P23和P24脚之间。
7.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配置模块,对防拐设备进行数据配置,并将配置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配置的数据,通过身份识别模块对防拐设备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三:开启防拐设备的安全距离预警模式,防拐设备自动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成功后,若幼童在安全距离外,防拐设备通过振动模块开始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配置数据的方法为两个防拐设备通过APP设备进行防拐设备之间的配置,或者通过防拐设备自身进行两者之间的配置;若采用APP设备进行配置,首先安装APP并完成APP注册,注册成功后设置身份识别码,并开启防拐设备的配置模式,利用身份识别码将APP设备与防拐设备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设置防拐设备的使用角色,防拐设备的使用角色分为幼童防拐设备和监护人防拐设备,其中,注册信息和身份识别码将同步存储至服务器以便后期登录与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开启幼童防拐设备的身份识别模块和监护人防拐设备的身份识别模块,并根据步骤一中配置的数据,在APP设备中输入配置的身份识别数据,并将幼童防拐设备分别与APP设备或者/和监护人防拐设备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根据服务器中的身份识别数据对监护人防拐设备和APP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则幼童防拐设备和监护人防拐设备显示认证通过的提示信息并在预设时间退出身份识别模块;若认证失败,则幼童防拐设备和监护人防拐设备显示认证失败的提示信息并在预设时间退出身份识别模块,准备下一次身份识别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蓝牙的带识别功能的幼童防拐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将APP设备、幼童防拐设备和监护人防拐设备均开启安全距离预警模式,防拐设备重新进行身份识别,对监护人防拐设备和APP设备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幼童防拐设备与监护人防拐设备或者APP设备之间的距离超出安全距离,幼童防拐设备和监护人防拐设备发出振动提示,并且APP设备收到信息提示,然后将信息提示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进一步将信息提示传输至监护人APP,同时,幼童防拐设备监护人防拐设备或者APP设备将不断尝试重新连接,若回到安全距离内,幼童防拐设备重新连接成功,振动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雨霏;王诗童,未经李雨霏;王诗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0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