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3806.3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裘珍飞;曾炳山;范春节;邓文林;陈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谭昉 |
地址: | 5105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思 组培苗 标准化 生产工艺 | ||
一种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工艺,包括增殖苗生产和生根苗生产,增殖苗生产内容涉及接种密度、增殖培养时期转接周期和生产苗木时期的转接周期;生根苗生产内容包括接种密度、苗木切割高度、苗木切割程度、生根苗培养时放置时间和炼苗温室放置时间,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黑木相思组培苗后,先进行15‑30天的增殖培养,得到增殖苗;b)转移增殖苗进行接种;c)接种的增殖苗培养25‑40天;d)切割增殖苗中高于2.0cm的单芽作为生根苗;e)接种生根苗,f)生根苗培养4‑24天;g)炼苗,时间为6‑26天。本发明标准化生产实现苗木产量的增加,改善苗木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规模化生产,实现黑木相思无性系林业高效培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是含羞草科金合欢属树种,为相思类最高大乔木之一,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黑木相思木纹美丽,材质好,具有固氮根瘤,枯落物丰富,改土性能好,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后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地成功种植。
本世纪来,本单位通过无性系选育,克服了分枝多,主干不明显的问题,黑木相思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速生丰产、珍贵用材和生态公益等多用途树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起,黑木相思无性系造林面积以超过1万亩/年的速度发展。为满足黑木相思无性系人工林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本世纪来,国内多地相继开展黑木相思组培研究,但多数组培工厂存在继代周期长,增殖率、生根率差异大,导致组培苗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基本没能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单位在早期选择的基础上,采集10个优良无性系开展组培研究,其中7个无性系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已进入规模化生产。研究中发现黑木相思组织培养中标准化生产工艺对增加苗木产量,改善苗木质量起重要作用。应用本发明可提高黑木相思组培苗生产效率,推动黑木相思组培苗规模化生产进程,为黑木相思无性系林业奠定基础。国内外对黑木相思组培主要集中在培养基配方等基础研究上,对生产工艺标准化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工艺,实现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可增加苗木产量,改善苗木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规模化生产进程,实现黑木相思无性系林业高效培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黑木相思组培苗后,先进行15-30天的增殖培养,得到增殖苗;b)转移增殖苗进行接种;c)接种的增殖苗培养25-40天;d)切割增殖苗中高于2.0cm的单芽作为生根苗;e)接种生根苗;f)生根苗培养4-24天;g)炼苗,时间为6-26天;
进一步地,更优的黑木相思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工艺,步骤a)中获得黑木相思组培苗后,先进行15-20天的增殖培养;步骤c)中接种的增殖苗培养35-40天;步骤f)中生根苗培养4-8天;步骤g)中炼苗,时间为22-26天;
步骤b)中增殖苗接种密度以200mL圆柱形果酱瓶(底部直径5.5cm,高9.5cm)为接种容器,培养基厚度1.5cm,每瓶接种8-12丛苗木,每丛苗木为4-6株;
步骤c)中增殖苗培养的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中加入6BA0.4-0.6mg、白糖25-30g、琼脂5-6g,pH值调节至5-6,培养基分装好后预先在1.0-1.2kg/cm2高压、121℃高温下灭菌18min;
步骤d)中切割的生根苗的数量为25-50株,切割生根苗时要求不破坏苗丛,不损伤小苗,切割留下的苗丛可视苗木生长情况,继续增殖培养;
步骤e)中生根苗接种密度以200mL圆柱形果酱瓶(底部直径5.5cm,高9.5cm)为接种容器,培养基厚度1.5cm,每瓶接种苗木10-25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