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4057.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梅;石淑敏;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3/06;C08L23/12;C08K13/06;C08K9/04;C08K7/24;C08K3/38;C08K3/08;C08K5/09;C08K5/098;C08K5/134;C08K5/526;C09K5/14;C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复合助剂 木塑复合材料 塑复合材料 种木 制备 表面耐磨性能 塑料复合材料 防霉抗菌剂 无卤阻燃剂 导热陶瓷 抗菌性能 市场应用 塑料助剂 原料配比 增强塑料 传热性 氮化铝 氮化硼 分散性 抗氧剂 偶联剂 润滑剂 散热性 相容性 重量份 银粉 阻燃 复合 保证 | ||
1.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配比制成:氮化铝-氮化硼复合导热陶瓷(粉)45~65份、无卤阻燃剂10~20份、防霉抗菌剂5~10份、偶联剂1~5份、润滑剂15~20份、抗氧剂1~5份、银粉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配比制成:氮化铝-氮化硼复合导热陶瓷50~60份、无卤阻燃剂15~20份、防霉抗菌剂5~8份、偶联剂1~3份、润滑剂15~18份、抗氧剂2.5~5份、银粉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铝-氮化硼复合导热陶瓷是由氮化铝导热陶瓷和氮化硼导热陶瓷组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纯度为99.9%以上的氮化铝和氮化硼原始粉末按1∶1的重量比配料,加入无水乙醇,湿式球磨混合4~6h,烘干后在1000℃~1100℃大气气氛中预煅烧4h;
2)在步骤1)制得的粉末中,添加1~3%的La2O3、1~3%的Y2O3和1~3%的TiO2混合均匀,并加入用量占粉末总质量的3%聚乙烯醇溶液,然后造粒、压制成型;
3)将步骤2)压制成型的产品先在550℃~600℃大气气氛中排胶1~3h,再升温至1150℃~1200℃大气气氛中烧结4h,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并过200~300目的筛,即得本发明的氮化铝-氮化硼复合导热陶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为硼酸锌、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剂为疏基苯并噻唑、亚甲基二硫氰酸酯、辛基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采用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润滑剂采用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与脂肪酸及其盐按质量比2∶3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采用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168按质量比1∶2的混合物。
7.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氮化铝-氮化硼复合导热陶瓷和银粉混合后加入球磨罐中,抽真空并充入氩气进行球磨,得到中间体A;
步骤二:将中间体A和偶联剂混合后,在低温条件下搅拌0.5~1h,得到中间料B;
步骤三:将中间料B、无卤阻燃剂、防霉抗菌剂、润滑剂和抗氧剂混合,并在高温条件下搅拌15~20min,出料、造粒即得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低温条件为75℃~90℃,搅拌速率为150~20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高温条件为150℃~160℃,搅拌速率为200~4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用多功能复合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助剂的粒径为0.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