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MAX相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4622.9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赵公澍;李朋;孟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35;C23C1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max 陶瓷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的MAX相陶瓷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组成为VxAlyC1‑x‑y,x=0.52~0.54,y=0.23~0.24,其中x,y为原子比率;所述涂层为结晶态,呈V型柱状晶生长结构,涂层为六方晶体结构;所述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在2θ=10~90°范围内测试,只在35.55°处出现MAX相(100)衍射峰,在63.85°处出现MAX相(110)衍射峰。该MAX相陶瓷涂层采用磁控溅射法并辅助射频叠加中频的电源施加方式,在非晶基体上非外延生长得到,得到的VxAlyC1‑x‑y涂层硬度高达20~25Gpa,大大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增强了其防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陶瓷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MAX相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AX是Mn+1AXn的缩写(n=1~3,根据值的不同,可以将MAX相分为211、312、413相等),其中M代表一类早期过渡金属元素,例如Ti,V,Cr,Zr,Nb,Mo,Sc,Hf和Ta等;A代表第三或第四主族元素,例如Al,Si,P,S,Ga,Ge,As,In,Sn,Ti和Pb等;X是C或N。
MAX相作为一种三元层状结构材料,兼具了金属和陶瓷的一些优良性能。如继承了金属材料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抗热震性、损伤容限和较好的可机械加工性;继承了陶瓷材料弹性模量高、耐高温、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等优点。诸多优良的性能使得该材料在高温、氧化或者腐蚀等众多苛刻环境下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核应用方面,MAX相材料作为耐辐照防护涂层、核燃料包壳材料等与钒合金及SiCf/SiC复合材料等较成熟的核电结构材料结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核电结构材料的服役寿命与事故容错能力,让核电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物理气相沉积(PVD)制备MAX相涂层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技术,但在制备高质量MAX相涂层方面存在着困难。原因在于:PVD的过程往往极端远离热力学平衡态,沉积原子的冷却速度极快,因此通常导致难以形成晶体学上较为有序的结构;而对于晶体结构复杂、中间竞争相众多的MAX相而言,PVD制备技术的困难则为更大,目前都是采用高温外延或沉积后高温退火技术制备MAX相涂层。单利用PVD非外延一步法制备的MAX相涂层存在杂质相多、性能效果差,尤其是制备出的涂层硬度低、力学性能差等众多不足。
前期研究,我们克服了上述MAX相涂层需要高温外延制备的技术不足(参见CN106567049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MAX相陶瓷涂层,在不需高温(<600℃)制备的情况下仍能获得高纯度(99.9%)结晶态的MAX相,并且对基体的依赖性低、不需外延生长。
但该技术制备的涂层硬度低,硬度值只有13~16GPa,表现在相应的涂层织构不明显,衍射峰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硬度的MAX相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MAX相陶瓷涂层不需高温(<600℃)和外延生长,就可以获得较高硬度(>20GPa)的MAX相陶瓷涂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硬度的MAX相陶瓷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组成为VxAlyC1-x-y,x=0.52~0.54,y=0.23~0.24,其中x,y为原子比率;
所述涂层为结晶态,呈V型柱状晶生长结构,涂层为六方晶体结构;
所述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在2θ=10~90°范围内测试,只在35.55°处出现MAX相(100)衍射峰,在63.85°处出现MAX相(110)衍射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板镀膜方法
- 下一篇:抑制充电效应的THGEM基材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