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成活率的甘薯组培苗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4970.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厚俊;谢逸萍;谢睿寰;张成玲;杨冬静;马居奎;孙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栽 组培苗 甘薯 高成活率 基质土 炼苗 成活率 腐烂 工厂化生产 农作物栽培 脱毒组培苗 生根壮苗 多肽酶 工厂化 灌根 薯苗 配制 死亡 养护 | ||
1.一种高成活率的甘薯组培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基质土:取泥炭土、珍珠岩和园艺蛭石,按照3:1:6的质量比配成基质土,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1%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拌土,拌好菌液的基质土装入种植箱或种植池中,土层厚度为10cm;
2)炼苗:将待移栽的组培瓶苗放置在可封闭容器中,在容器上覆盖塑料膜保湿,将组培瓶的瓶盖在2d内,按照旋松→虚掩→半开→全开顺序,渐进式开启,开启瓶盖后,继续炼苗3-5d,期间在覆盖容器的塑料膜上逐渐开孔,至将塑料膜完全去除,瓶盖开启后及时喷施无菌水增湿,保持相对湿度90%;
3)洗苗:将炼好的苗从组培瓶中连同培养基凝胶块一同取出,用水洗去附着在根系上的培养基,裁剪保留2cm-3cm长的根系,剪掉下部叶片,清理附着在茎杆上的枯萎叶片,只保留顶部生长状态良好的3-5张叶片;
4)移栽:在基质土土层中开孔,将组培苗垂直栽入孔中,压实,使基质土紧密包裹薯苗基部,用质量浓度为0.1%的多肽酶灌根,每株施用20-30ml,同时覆盖塑料膜保持湿度,并留出一定数量的透气孔,移栽初期温度保持在25-30℃;
5)养护:移栽后3d内,在覆盖容器的塑料膜上逐渐开孔,至将塑料膜完全去除,移栽后一周内,遮阴,若叶片萎蔫时用清水喷洒补水保湿,保持相对湿度8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成活率的甘薯组培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将瓶盖旋松,12h后将瓶盖虚掩,再过12h将瓶盖半开,12h后将瓶盖全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成活率的甘薯组培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基质土土层中孔的直径为1cm,深度为2cm-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9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棕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凤梨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