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海洋石油工程施工过程中海底管道的登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5233.8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龙;林贻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2 | 分类号: | E21B7/12;E21B7/04;E21B7/28;E21B7/06;E21B47/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石油 工程施工 过程 海底 管道 登陆 方法 | ||
一种在海洋石油工程施工过程中海底管道的登陆方法,即采用定向钻穿越回拖技术实现海底管道的登陆;其施工流程为:定向钻设备安装调试→从陆地向海中钻导向孔→钻通岩石层→钻头从入土点拔回→正推逐级扩孔→钻头从海底出土→抽回钻头→覆盖层(粘土层和淤泥层)正推扩孔→扩孔钻头上铺管船→卸钻头,连接管道→管道在铺管船预制,开始回拖→回拖完成,进行相关检测。采用本发明的定向钻穿越回拖技术进行海底管道的登陆,可有效解决常规海底管道登陆方式的施工难度、能对原有设施和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大大减少施工作业量,明显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海洋石油工程施工过程中海底管道的登陆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管道是指海上设施之间以及海上设施与陆地终端之间起到介质运输作用的管道。海底管道常规登陆方式为:对登陆段海底管道进行预开挖、拖拉和回填保护,其技术背景技术状况和存在如下问题:
1、登陆段的近岸端地貌复杂和海况较为恶劣(风级高和回头浪大),将会给登陆段海底管道的预挖沟作业带来很大的难度。
2、离已有海底管缆等设施较近,且需对该已有海底管缆等设施后保护进行移除作业,对该已有海底管缆等设施的安全性存在一定施工风险。
3、海底管道的预挖沟作业、已有海底管缆等设施后保护移除作业和回填保护作业等总工程作业量大,投入施工资源大,将会大大增加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成本;且施工周期长,将会影响后续整个项目的施工完成计划。
4、海底管道的预挖沟作业、已有海底管缆等设施后保护移除作业和回填保护作业等将会破坏已有的相关设施和原有环境等,且破坏性较大。
最接近的检索结果如下: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8412424A的专利文献,一种定向钻回拖施工中防止钻杆回弹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机构和格挡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钢筒混凝土桩,所述钢筒混凝土桩外壁固设有第一吊耳,所述格挡机构包括套筒和挡块,所述套筒套装于待作业钻杆上,所述套筒外壁固设有第二吊耳,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套筒与待作业钻杆之间,以限位所述待作业钻杆,所述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1786496B的专利文献,一种深水定向钻孔及钢缆回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至少一个底座、若干个立柱、框盖、螺旋锚、储泥机构、测量控制机构、液压机构、吹除机构和钻机机构,所述钻机机构包括:盘卷钻杆、绞车、电滑环、钻向钻角调整器、钻杆推拉机、钻头和探测器,其中,盘卷钻杆盘卷设置在绞车上,绞车固定在底座上,电滑环设置在绞车上,液压机构和电滑环相连,盘卷钻杆和浓泥浆泵相连,钻向钻角调整器和测量控制机构相连,钻向钻角调整器设置在底座上,钻杆推拉机分别与盘卷钻杆和钻向钻角调整器相连,钻头设置在外壳外,钻头上设有探测器,探测器和测量控制机构相连;储泥机构和底座相连,立柱固定设置在底座的端部,框盖设置在立柱的顶端,外壳包覆于底座和框盖之间,螺旋锚依附在立柱上,液压机构、钻机机构、测量控制机构和吹除机构都设置在底座上,测量控制机构分别与钻机机构和液压机构相连以传输信号,液压机构分别与储泥机构、吹除机构和钻机机构相连,钻机机构和储泥机构相连。
经过专利检索,没有检索到与本发明类似的关于海底管道定向钻回拖方面的技术内容。
发明内容
采用常规的海底管道登陆方式将面临:施工难度较大、对原有设施和环境破坏性大,施工作业量大和施工周期长,将大大增加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海洋石油工程施工过程中海底管道的登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5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射式连续造斜成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动力钻机的下部驱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