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6432.0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玉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子午扶阳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29/00;A61K8/9794;A61K8/9789;A61Q19/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除痹 祛寒 制备 藏红花 当归 膏药基质 体力运动 通经活络 阳气不足 医药领域 智能设备 祛风除湿 鸡血藤 肉桂油 透骨草 一支蒿 称取 川芎 瘀散 积聚 积累 | ||
1.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藏红花3~13份,透骨草15~25份,一支蒿12~22份,肉桂油25~35份,川芎2~12份,当归8~18份,鸡血藤15~25份,三七8~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藏红花4~10份,透骨草16~22份,一支蒿15~20份,肉桂油28~32份,川芎3~9份,当归10~16份,鸡血藤18~23份,三七10~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藏红花7份,透骨草19份,一支蒿18份,肉桂油30份,川芎6.5份,当归12份,鸡血藤20份,三七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藏红花3份,透骨草15份,一支蒿12份,肉桂油25份,川芎2份,当归8份,鸡血藤15份,三七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藏红花13份,透骨草25份,一支蒿22份,肉桂油35份,川芎12份,当归18份,鸡血藤25份,三七18份。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藏红花、透骨草、一支蒿、川芎、当归、鸡血藤、三七用清水洗净,再晾晒干,备用;
S2、按组份称取藏红花、透骨草、一支蒿、肉桂油、川芎、当归、鸡血藤、三七;
S3、将S2中药材磨打成细粉状的药粉;
S4、将S3中药粉与肉桂油混合搅拌,作备用药物;
S5、准备膏药基质或润肤乳;
S6、将S4中的备用药物添加至膏药基质中即制成泥敷剂或膏药贴剂;添加至润肤乳中即制成搽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基质是由火山泥、松香酯、植物油和蜂蜡制成的贴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痹化瘀、扶阳祛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肤乳为不添加化学成分,不具美容功能的普通润肤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子午扶阳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子午扶阳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6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