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焊修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6729.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符志祥;郎滨;成奇枫;罗高昇;宋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7/00;B24B41/02;B24B41/06;B24B55/00;B24B4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地址: | 31547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修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焊修整机,旨在解决金属线材对焊修磨工作效率低,焊接鼓包修磨效果不佳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底座、上磨盘安装座、下磨盘安装座、平移支座、升降支座、控制系统,底座上安装驱动平移支座左右移动的平移驱动组件,平移支座上安装驱动升降支座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升降支座上安装两相对设置且可前后滑动的对焊平移座,升降支座上安装两平移活塞缸,两平移活塞缸伸缩杆分别与两对焊平移座连接,对焊平移座上铰接夹臂和夹紧活塞缸,夹紧活塞缸伸缩杆铰接在夹臂上;上磨盘安装座安装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上磨盘,下磨盘安装座安装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下磨盘,上磨盘、下磨盘均置于两夹臂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对焊修整机。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线材焊接一般采用传统的手工焊接方式,焊接完成后在焊接位置会产生鼓包,需要对鼓包进行修磨,现在一般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修磨,修磨效果不佳,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金属线材对焊修磨工作效率低,焊接鼓包修磨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焊修整机,它方便了金属线材的对焊修磨操作,提高了金属线材对焊修磨工作效率,焊接鼓包修磨效果好,修磨位置与线材外形一致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焊修整机,包括底座、上磨盘安装座、下磨盘安装座、平移支座、升降支座、控制系统,底座上安装驱动平移支座左右移动的平移驱动组件,平移支座上安装驱动升降支座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升降支座上安装两相对设置且可前后滑动的对焊平移座,升降支座上安装两平移活塞缸,两平移活塞缸伸缩杆分别与两对焊平移座连接,对焊平移座上铰接夹臂和夹紧活塞缸,夹紧活塞缸伸缩杆铰接在夹臂上;上磨盘安装座安装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上磨盘,下磨盘安装座安装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下磨盘,上磨盘、下磨盘均置于两夹臂之间;平移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平移活塞缸、夹紧活塞缸、电机均电连接控制系统。
金属线材对焊修整时,先将一根线材的端部装夹在夹臂和对焊平移座之间,将另一根线材的端部装夹在另一夹臂和另一对焊平移座之间,通过夹紧活塞缸推动夹臂转动从而使线材紧紧地装夹在夹臂和对焊平移座之间,两根线材的端部相互对准。然后将两根线材通电,平移活塞缸工作,推动两对焊平移座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两根线材的端部接触后短路高温熔融在一起实现对焊。对焊完成后,在焊接位置产生鼓包。之后控制系统控制平移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电机工作, 上磨盘、下磨盘转动,平移驱动组件带动平移支座左右滑动,升降驱动组件带动升降支座上下升降,鼓包围绕上、下磨盘运动,且鼓包与上磨盘、下磨盘外侧壁接触进行修磨,修磨鼓包至与线材外形一致为止。修磨时根据线材的不同形状,控制系统设定不同的程序,从而实现鼓包不同的运动抛光轨迹,确保鼓包修磨后与线材外形一致。这种自动对焊修整机方便了金属线材的对焊修磨操作,提高了金属线材对焊修磨工作效率,焊接鼓包修磨效果好,修磨位置与线材外形一致性好。
作为优选,上磨盘、下磨盘上下相对设置,上磨盘、下磨盘之间设有间距。上、下磨盘相对设置便于对鼓包位置的修磨,上、下磨盘之间设置间距,使鼓包能够穿过上、下磨盘之间,便于对鼓包一周的修磨。
作为优选,平移驱动组件包括平移电机、平移丝杆、平移滑座,底座上设有平移滑轨,平移滑座安装在平移支座下端,平移滑座可滑动安装在平移滑轨上,平移电机输出轴与平移丝杆连接,平移丝杆与平移滑座适配连接并可带动平移滑座移动。
平移电机工作带动平移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平移滑座在平移滑轨上左右滑动,实现平移支座的左右滑动,平移电机由控制系统控制工作,从而实现平移支座滑动距离和滑动位置的精准控制。
作为优选,底座上设有定位槽,平移丝杆设置在定位槽中,平移滑座下端适配插装在定位槽中。平移滑座在定位槽内滑动更加精准可靠,不会偏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6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状铸造件的内腔打磨装置
- 下一篇:人造石磨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