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资信关系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7616.9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姬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5 | 分类号: | G06F16/955;G06Q4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系网络 二维码 扫描 存储介质 多个目标 构建 链接 申请 贷款申请 分析判断 实时获取 提示用户 信息构建 主动收集 网路 成功 管控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构建资信关系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申请;若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申请,根据所述申请生成与用户对应的分享链接;其中,所述分享链接包括助力二维码以及用于提示用户的助力规则;检测所述助力二维码是否被成功扫描;若所述助力二维码被成功扫描,实时获取成功扫描所述助力二维码的多个目标用户的信息;以及利用所获取的多个目标用户的信息构建所述用户的资信关系网络。通过实施本方案可以主动收集并建立用户的资信关系网络,利用所建立的资信关系网路可以对用户贷款申请可以做出更加科学的分析判断,有利于实现风险管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会关系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建资信关系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消费金融信贷产业和资信机构的个人信用得分评估服务得到了高速蓬勃发展,个人信贷产业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服务行业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高的预期收益成为金融市场竞争的热点,各金融机构均把发展消费贷款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其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例如,各金融机构每年都会因贷款给信用低偿还能力低的用户而遭受大量的资金损失。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大多数流程为每笔贷款发生之前,对借款人进行授信,在授信额度范围内贷款,且确保该用户有足够的偿还贷款的能力。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授信时,必须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所建立的资信系统中该借款人的资信关系网络对该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相关判断。目前,资信系统中该借款人的资信关系网络的建立主要是利用借款人主动提交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建立,即该借款人的关系网络主要是依靠借款人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内主动输入联系人信息建立的,其中,联系人信息主要包含联系人的姓名以及手机号码。这种被动搭建借款人的资信关系网络的方式存在以下三个缺陷,第一,依靠用户手动输入的联系人信息所搭建的关系网络比较简单;第二,依靠用户手动输入的联系人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第三,由于联系人信息需要依靠用户在应用程序的客户端主动录入,其录入数量有限,一般不超过三个联系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建资信关系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便于快速便利地建立用户的资信关系网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建资信关系网络的方法,其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申请;
若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申请,根据所述申请生成与用户对应的分享链接;其中,所述分享链接包括助力二维码以及用于提示用户的助力规则;所述助力二维码包括用户ID信息;所述助力规则为根据用户分享所述二维码后的成功助力人数对应增加所述用户的信用值的规则;
检测所述助力二维码是否被成功扫描;
若所述助力二维码被成功扫描,实时获取成功扫描所述助力二维码的多个目标用户的信息;以及
利用所获取的多个目标用户的信息构建所述用户的资信关系网络;其中,所述资信关系网络为所述用户与所述多个目标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络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构建资信关系网络的装置,其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申请;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申请,根据所述申请生成与用户对应的分享链接;其中,所述分享链接包括助力二维码以及用于提示用户的助力规则;所述助力二维码包括用户ID信息;所述助力规则为根据用户分享所述二维码后的成功助力人数对应增加所述用户的信用值的规则;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助力二维码是否被成功扫描;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助力二维码被成功扫描,实时获取成功扫描所述助力二维码的多个目标用户的信息;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7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