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8562.8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闫成进;祖振华;张呈念;朱建军;邓昌斌;吴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药 糯米 栽培 炭疽病 山地 最大程度地 地块选择 追肥 块处理 施底肥 防治 插杆 定植 引蔓 移栽 整地 栽种 育种 生长 环节 | ||
1.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地管理:种植地土壤为沙壤土,深翻耕整地后开沟做高陇、挖穴,穴内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后覆土;
S2种植前管理:育种地苗床起垄后进行土壤消毒,将种薯分割为若干种块并置入抗菌液中浸泡,浸泡后种块经日晒至触手无黏液,将晒好的种块移入苗床并覆盖,所述种块间距离2cm以上,浸泡、晒种时间为三月底至四月初;
S3种植管理:待种块发芽至1~2cm时移栽入种植地,移栽前在种植地施底肥,待苗长出后进行插杆,山药藤蔓长至20~30公分时引蔓上架并绑扎固定所述藤蔓,待所述藤蔓长到杆顶时追肥,所述追肥的肥料为不含氯肥料;
S4病害防治:5~6月初见炭疽病叶时叶面施农药防治,防治间隔为7~10天一次,连续2~3次;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每隔10~15天预防用药一次,多雨天气则缩短施药间隔期,直至10月中旬后天气转凉后停施;所使用的药剂包括凯润250克/升、吡唑嘧菌酯乳油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中的一种,种植者在不同时段轮换、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所述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凯润250克/升、吡唑嘧菌酯乳油1500倍液、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中的一种,与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中的一种,以及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进行联合用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沟宽为150~170cm,所述陇高50cm以上,所述穴间距离5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每亩施入所述有机肥1000kg以上,复合肥8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切割后的种块长度为5~7cm,所述浸泡液为甲托者多菌灵中的一种,浸泡时间为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抗菌液为甲托或多菌灵中的一种,浸泡时间为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覆盖的具体步骤为:
①将所述种块移入苗床后,覆盖焦泥灰或细土3cm-5cm;
②在细土或焦泥灰上再覆盖一薄层稻草;
③稻草上用扁竹拱起后覆盖0.05mm左右的黑色塑料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底肥为硫酸钾复合肥25kg/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追肥的肥料为复合肥或水溶钾肥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未经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85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地糯米山药的高效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精块茎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