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试桩试验的双护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8642.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峰;周睿;周宇;郭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试验 双护筒 结构 | ||
1.便于试桩试验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布置在灌注桩的外周与土体之间,包括套设在灌注桩外表面的内护筒以及布置在所述内护筒外周的外护筒,所述外护筒与内护筒之间围合形成环状的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的的上部具有上部开口,所述间隔区域的下部具有下部开口;所述间隔区域的下部设有下封闭结构,所述下封闭结构将所述间隔区域的下部开口封闭设置,所述间隔区域的上部设有上封闭结构,所述上封闭结构将所述间隔区域的上部开口封闭设置;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凸设有隔离块,所述隔离块与所述外护筒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封闭结构包括环绕布置在所述内护筒外周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端连接在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上,所述密封环的外端朝上弯折形成竖直状的第一连接环;所述外护筒的上部朝上延伸,形成环绕所述内护筒外周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相对布置,且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填充上止水环,所述密封环及上止水环将所述间隔区域的上部开口封闭;所述隔离块朝向所述外护筒的端面凸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填充在所述隔离块与所述外护筒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且处于预压状态;所述下封闭结构形成在所述外护筒下部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朝向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延伸,且环绕所述内护筒的外周布置;所述抵接环与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下止水环,所述下止水环环绕所述内护筒的外周布置,所述抵接环及下止水环封闭所述间隔区域的下部开口;所述抵接环具有朝向所述内护筒外表面的内环面,所述内环面的中部凹陷形成内环槽,所述内环槽环绕在所述内护筒的外周,所述下止水环的内侧嵌入所述内环槽中,所述抵接环的内环面抵压着所述下止水环;所述抵接环的内环面具有抵压着所述下止水环的抵压面,所述抵压面布置在所述内环槽的上方及下方,所述抵压面上凸设有偏离所述内环槽倾斜布置的锥齿,所述锥齿嵌入所述下止水环中;所述下止水环的外侧具有抵接在所述内护筒外表面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的中部背离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凹陷,形成凹面状;所述下止水环包括嵌入在所述内环槽内的嵌入部以及显露在所述内环槽外的挤压部,所述抵接面形成在所述挤压部朝向所述内护筒的一侧;所述挤压部的内部设置有弯曲环片,所述弯曲环片的中部凹陷,所述弯曲环片的上部及下部分别朝向所述内护筒弯曲,所述弯曲环片沿着所述下止水环环绕布置;所述弯曲环片的中部与所述挤压部的中部对齐,所述弯曲环片的上部嵌入在所述挤压部的上部中,所述弯曲环片的下部嵌入在所述挤压部的下部中;所述弯曲环片的中部形成弯曲角区域,所述弯曲角区域沿着弯曲环片环绕布置,所述弯曲角区域中设置有金属环条,所述金属环条分别与所述弯曲环片的上部及下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试桩试验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水环的上部延伸出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的区域,形成覆盖在所述密封环上方的密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86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