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钻集灰伞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9711.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音;李俊生;阴昌华;陈志彬;李晓霞;邱云岗;刘永笑;金阳;刘海燕;王玉强;王淑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红音 |
主分类号: | B25D17/00 | 分类号: | B25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钻 集灰伞 | ||
冲击钻是在砖砼上打孔的工具。能及时收集仰钻下落的灰尘,在钻头根儿穿装集灰伞。冲击钻集灰伞由伞座2、撑圈3、伞肋6、伞面7、高弹套1组成。伞座2内粘高弹套1,经高弹套1把集灰伞穿装钻头8根部,且顶在钻卡三爪9端面。伞座2外圆面有螺纹,与撑圈3配合,撑圈3可上下旋动,上旋可使伞肋6上摆,使伞面7收拢;下旋可使伞肋6下摆,使伞面7撑开,呈倒棱锥面,承接下落的灰尘。几支伞肋6均布铰连在伞座2的环形上端面,并与伞面7相连。使用时,先把收拢的集灰伞穿装在钻头8上,再旋转撑圈3,调定伞面7的开度到位,即可进行仰钻打孔。下落灰土收集在集灰伞内。打孔后,倒置冲击钻,随时可倒掉所集灰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冲击电钻仰钻集灰附件。
背景技术
冲击钻是在砖砼上打孔的工具,仰钻打孔时,灰尘落下,不仅有碍施钻者卫生及健康,且灰尘及碎物易落入钻卡内,阻滞钻卡三爪伸缩。时下市场尚无实用有效的集灰附件。
发明内容
冲击钻集灰伞要解决的技术目的是:及时收集仰钻下落的灰尘。
冲击钻集灰伞(图1)由伞座2、撑圈3、伞肋6、伞面7、高弹套1组成。伞座2内粘高弹套1,经高弹套1把集灰伞穿装钻头8根部,且顶在钻卡三爪9 端面。伞座2外圆面有螺纹,与撑圈3配合,撑圈3可上下旋动,上旋可使伞肋6上摆,使伞面7收拢;下旋可使伞肋6下摆,使伞面7撑开,呈倒棱锥面,承接下落的灰尘。几支伞肋6均布铰连在伞座2的环形上端面,并与伞面7相连。
使用时,先把收拢的集灰伞穿装在钻头8上,再旋转撑圈3,调定伞面7的开度到位,即可进行仰钻打孔。下落灰土收集在集灰伞内。打孔后,倒置冲击钻,随时可倒掉所集灰尘。作业完毕,拔下集灰伞,收拢存放,方便且不占空间。
冲击钻集灰伞的有益效果是:仰钻集灰,有益施钻者卫生与健康,保护电钻。
附图说明
图1为冲击钻集灰伞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弹套,2-伞座,3-撑圈,4-夹板,5-铰轴孔,6-伞肋,7 -伞面,8-钻头,9-三爪。
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照图1详述如下:
伞座2是优质塑料注塑而成筒形,上端环状端面均布4对凸起的夹板4.每个夹板4有铰轴孔5,靠自身弹性,被伞肋6撑开插入,并靠铰轴孔5铰连伞肋 6,外圆面下端有螺纹。伞肋6优质塑料注塑而成长杆形,一端有微凸铰轴,撑开夹板4后插入铰轴孔5内,与伞座2形成铰链。伞面7是尼龙绸,与伞肋6 粘合。撑圈3是优质塑料注塑而成环形,上段壁薄圆边,下段壁厚,内圆面有螺纹。高弹套1是聚胺脂发泡的膨松体,与伞座2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红音,未经蒋红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9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