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判断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0777.3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凌;金海岚;印胤;姚洋洋;杨光明;秦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3 | 代理人: | 万铁占;张馨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梗死 头颅CT 影像 对称轴 医学影像领域 计算机辅助 对称位置 均值差异 人为因素 医学研究 影像设备 脑卒中 像素点 主观性 灰度 成像 诊断 观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判断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医学影像领域。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基于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判断的方法,解决了靠肉眼来进行脑梗死的判断,主观性差异较大、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该判断方法包括:从待处理的头颅CT影像中,提取头颅对称轴;根据所述头颅对称轴两侧对称位置的像素点的灰度的均值差异,确定所述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区域。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方法和系统,能够排除或减少人为因素以及影像设备成像差异带来的诊断差异,缩减人为观察、思考及进行脑梗死判断所需的时间,作为计算机辅助方法,为脑卒中等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医学影像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判断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核心梗死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脑组织,指的是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脑血流量下降超过30%的区域,在平扫计算机断层扫描(non-contrast CT,NCCT)上显示为低密度区。梗死核心的大小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梗死核心越小,患者预后良好的可能性越大。同时,评估梗死核心也可预测血管内治疗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准确评价梗死核心有助于筛选出适合血管内治疗的卒中患者。其中,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Score)评分及梗死核心体积作为评估核心梗死的重要影像学指标,该指标可用于前循环,亦可用于后循环。
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为获得ASPECTS评分和/或梗死核心体积,均需要进行脑梗死的判断,主要是依赖肉眼进行脑梗死的判断。由于不同影像设备、不同技术人员、不同病人状况等因素的存在,不能保证头颅CT影像数据的一致性,用肉眼进行脑梗死的判断,主观性带来的差异较大。同时,在进行脑梗死的判断时,容易误判,因此,这种“肉眼判断法”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脑卒中病情发展极快,人脑供血障碍4-5分钟以上即可出现永久不可逆性梗死,致残致死率极高,如不能快速准确对脑梗死进行判断,会导致延误病情。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脑梗死判断的方法,能够排除或减少人为因素如技术水平、操作方法、图像质量、人眼分辨能力、疲劳程度、认知经验不同等,以及影像设备成像差异带来的诊断差异,缩减人为观察、思考及进行脑梗死判断所需的时间,作为计算机辅助方法,为脑卒中等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判断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判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待处理的头颅CT影像中,提取头颅对称轴;
根据所述头颅对称轴两侧对称位置的像素点的灰度的均值差异,确定所述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区域。
优选地,根据所述头颅对称轴两侧对称位置的像素点的灰度的均值差异,确定所述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区域,进一步包括:
去除所述头颅CT影像的脑梗死区域中的误判区域,获得所述头颅CT影像的最终的脑梗死区域。
优选地,从待处理的头颅CT影像中,提取头颅对称轴,具体包括:
从待处理的头颅CT影像中,提取完整的颅内组织遮罩图像;
获取所述颅内组织遮罩图像的质心及主轴方向,以质心及主轴方向的直线作为头颅的初始对称轴;
调整所述头颅的初始对称轴绕所述质心的角度,获得头颅对称轴。
优选地,从待处理的头颅CT影像中,提取完整的颅内组织遮罩图像,具体包括:
从待处理的头颅CT影像中,根据预设的第一阈值,提取第一遮罩图像,其中,所述第一遮罩图像为颅骨遮罩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0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