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催化氧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1986.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巫先坤;周腾腾;吴迪;王华;戴建军;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B01J21/0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催化氧化 制备 催化剂 原子层沉积系统 催化剂活性 三氧化二铝 微米级气泡 粘合剂溶液 沉积单层 臭氧氧化 二氧化硅 异丙醇钛 反应器 混合物 前躯体 强度剂 苯环 活化 去除 成型 废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原子层沉积系统,以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作为载体,以异丙醇钛和水作为前躯体源,沉积单层的TiO2;之后加入粘合剂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至强度剂溶液中,成型、干燥,再于600~800℃下活化4~8 h。该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好,结合微米级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可显著提高废水中苯环类COD的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氧化的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作为一种清洁强氧化剂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臭氧氧化电位为2.07仅次于氟,且反应后分解为氧气不产生二次污染。单一臭氧氧化废水,臭氧利用率低,处理效果有限。而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显著提高臭氧利用率及废水处理效果,是一种高效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臭氧催化氧化的主要机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臭氧分解产生氧化性更强、反应速率更快的羟基自由基,几乎可以氧化所有有机物,没有选择性。正因如此,对于工业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多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其原理,加入一些物质或者能量使反应过程产生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也称为高级氧化技术来提高臭氧利用率。众多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由于表面积越大,提供的表面羟基基团等活性位点越多。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按所用催化剂分为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均相催化,催化剂难以回收,金属离子易引入二次污染,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非均相催化技术的催化剂,易于回收,气液固三相反应受传质影响大,弱化臭氧的氧化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位点高,催化活性强,且易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氧化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原子层沉积系统,以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作为载体,以超高纯氮气作为载气,以异丙醇钛和水作为前躯体源,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沉积单层的TiO2,得到半成品;原子沉积一个周期的时间序列为t1-t2-t3-t4,其中t1为异丙醇钛前驱体源的暴露时间,t3为去离子水前驱体源的暴露时间,t2和t4为所述超高纯氮气的吹扫时间;t1为15~40s,t2为180~210s,t3为2~10s,t4为170~220s;即,原子沉积一个周期内,首先样品于异丙醇钛前驱体中暴露t1,之后超高纯氮气吹扫t2,然后样品再于水前驱体中暴露t3,最后超高纯氮气吹扫t4。
(2)将所述半成品加入粘合剂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至强度剂溶液中,利用催化剂成形机备成型、干燥,再于600~800℃下活化4~8 h即得。
优选的,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超高纯氮气在进入原子层沉积系统经过进一步纯化。
步骤(1)中原子层沉积系统的样品托盘顶部设置有网罩。网罩可防止样品掉出,但不影响前躯体源和产物气体的进出托盘的有效扩散。
步骤(1)所述的载体的比表面积为100~500 m2/g。
步骤(1)所述的异丙醇钛和H2O的摩尔比为1: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未经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1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