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印染污泥为制砖材料的制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024.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勇;王志强;陈志伟;谢宜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延勇;上竑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印染 污泥 材料 制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为制砖材料的制成方法,其主要利用印染污泥、环保胶结材、水淬高炉石粉、燃煤飞灰及细料级配砂依一定比例混拌成一具有胶结凝聚湿度的拌料后,经一压砖机予以压制且经养护形成一种低成本的环保砖材;这样,利用印染产业与工业产业制程后的废弃物来供作工程所需使用的材料使用,以制成满足工程所需求的砖材,从而能部分或完全取代一些铺设工程之一所需的砖材使用,如此不但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与大幅提升经济价值,更能大大降低处理成本及废弃物掩埋处理的复杂性等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污泥资源化处理制成,特别是指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为制砖材料的制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使纱线、布匹等织物亦或皮革等的外观、触感具有较佳的机能性,其皆会经由适当的印染加工制程,即对织物等进行物理、化学处理,从而改变该织物等的颜色,以有效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更会针对该等织物种类与特性的不同而必需准备具有不同性质种类的染料,即如: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及涂料等等,即当进行每一印染制程时,皆会大量使用具有化学药品的染料、染整助剂及树脂等,因此所进行的各种印染制程都会产生废水,由于废水中染料的不同会有无法溶解于水的特性,若将该废水直接排放,这将会对环境水质造成伤害,因此,在工厂废水处理时一般仅针对废水排放采用典型的处理流程,即为如拦污、调匀、PH质调整、化学混凝、沉淹/浮除、生物处理、废水流放,而拦除的污泥在处理上即采用一般的污泥消化、污泥脱水形成污泥饼大量集中进行掩埋处理;然而,该印染污泥并非一般的污泥而已,在该污泥中所含的物质更是具有:有机物、酸、碱、印染物的残留纤维物以及来自染料中所含的重金属等等;因此,鉴于该印染污泥中仍残留有许多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对环境生态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在该印染污泥中的含盐量亦较高,且在该印染污泥中含有重金属成分如:铬(Chromium)、铜(Copper)、铅(Lead)及锌(Zinc)等等,当然每一印染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会随着印制染料的成分不同,而会有所不同重金属含量的呈现,并不能以前述为限,而对环境生态造成影响,若直接掩埋或投放至土壤中,会导致土壤的电导率增加,甚至破坏植物养分平衡,这会对根系植物造成相当大的伤害,确实有改善必要。因此为了响应日趋严重污染的环保要求,以及有效降低该印染污泥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即针对该印染污泥进行有效的规划处理,使该印染污泥进一步再利用成为资源化的材料,甚至达到取代营建工程所需的材料,更是相关技术人员所思考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为制砖材料的制成方法,除可有效将印染污泥与工业副产物混拌转换成一可再利用于替代工程作业的砖材原料的粉料使用,且有效达到将废弃资源利用的功用,以达大幅降低掩埋处理成本与复杂性等功效。
于是,本发明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为制砖材料的制成方法,主要利用印染污泥、环保胶结材料、水淬高炉石粉、燃煤飞灰及细料级配砂依比例混拌而成一具有胶结凝聚湿度的拌料,并通过一压砖机将前述已混合的拌料压制成型为一砖材形态,经养护后便得以替代供应铺设工程所需的砖材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环保胶结材料为一种无水泥配方的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水淬高炉石粉的细度为1000cm2/g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细粒料级配砂为粒径介于4.75mm~0.75μm的砂石。
这样,针对印染制程的废水经处理后形成的污泥与工业生产后的废弃物用以取代工程材料的原料的粉料,同时并与前述其他材料相互混拌胶结且压制为砖材使用,进而将印染废水处理后所产生的废弃污泥予以集收处理,并转换为用以取代工程材料之一的原料,使得原本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得以转换成一可再利用的资源,以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冲击,从而达到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与大幅提升经济价值,同时更能有效减少重金属溶出对环境污染,因此所成型的该砖材能部分或完全取代一些铺设工程作业所需的使用,以及大大降低废弃物掩埋处理的复杂性与处理成本的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延勇;上竑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杨延勇;上竑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吲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切割石膏板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