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136.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涛;杨娟玉;史冬;余章龙;王宁;吴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处理 熔盐电解 水洗喷淋 酸碱中和 处理系统 喷淋水洗 水气分离 沉淀池 酸液 吸附 连续自动化生产 喷淋循环系统 沉积物堵塞 加碱中和 循环系统 吸附塔 除尘 外部 加碱 酸度 尾气 堵塞 排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所述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是将由熔盐电解产生的尾气进行初步的除尘,然后进行喷淋水洗,对水洗后的气体进行水气分离,然后进行吸附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采用外部加碱中和的方法,当水洗喷淋塔中液体达到一定酸度时,将水洗喷淋塔中的酸液排入沉淀池,利用沉淀池加碱进行与酸液的酸碱中和,喷淋水洗后的气体经过水气分离处理,最后经过吸附塔吸附后排放,达到尾气处理的要求。本方法避免了因水洗喷淋塔内部酸碱中和产生的沉积物堵塞喷淋循环系统。相比传统尾气处理方法,由于是外部酸碱中和,避免了水洗喷淋塔循环系统堵塞问题,达到更好的连续自动化生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氯化物的尾气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熔盐电解过程中,由于高温造成一定的熔盐挥发,同时因电解反应产生一定气体,这些都将排出设备外,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保护环境,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熔盐主要为CaCl2等氯化物,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为HCl等,通用的尾气处理方法是用水洗喷淋塔进行碱液水洗,进行酸碱中和达到排放要求,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产生沉积物,常会堵塞水洗喷淋塔循环系统,特别是喷淋头,一旦堵塞很难清理,从而影响尾气的处理效果。
为解决通用尾气处理方法的弊端,专利CN201310581740.4提出一种利用副产物酸液进行清堵的方法,碱洗塔堵塔时,将尾气通过水洗塔后形成的盐酸溶液输入碱洗塔中进行清堵。该方法有效地对水洗喷淋塔循环系统的堵塞进行疏通,但沉积物并未排出,还是存在一定堵塞风险,而且在清理沉积物时,需要停机清理,必然对生产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熔盐电解尾气处理系统。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将由熔盐电解产生的尾气进行初步的除尘,然后进行喷淋水洗,对水洗后的气体进行水气分离,然后进行吸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熔盐电解尾气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1)由熔盐电解产生的尾气用除尘器进行初步的除尘;
2)除尘后的尾气在喷淋塔内进行喷淋水洗,所用的水循环喷淋,当喷淋水洗产生的液体酸度达到pH2~5,将所述液体排出喷淋塔进行酸碱中和;
3)对水洗后的气体进行水气分离,然后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一为,进行喷淋水洗的水的流量和尾气流量的比例为(5~10):(1000~3000)。
例如,尾气流量1000~3000m3/h,则喷淋的水的流量为5~10m3/h。
其中,步骤2)中,用碱液对所述液体进行酸碱中和,所述碱液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KOH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酸碱中和后经过12~24小时沉淀后将酸碱中和产生的清液用于所述喷淋水洗。
其中,气体和液体输送的动作均由电控系统程序控制。
一种熔盐电解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收尘器、水洗喷淋塔、水气分离器、吸附塔、沉淀池和水池,
所述收尘器连接所述水洗喷淋塔,所述水洗喷淋塔的气相出口连接所述水气分离器,所述水气分离器连接所述吸附塔;所述水洗喷淋塔下部连接有液体管道,所述液体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水池,所述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洗喷淋塔的顶部。
其中,所述水洗喷淋塔还连接有循环水管道,所述循环水管道连接所述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