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148.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勇;李乐意;汪克春;杨旺生;王斌;叶飞;轩红钟;崔云飞;胡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山水泥厂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氨液 分离处理设备 氨液分离器 输送管路 连通 冷冻压缩机 过冷器 二氧化碳产品 压缩部件 运行成本 制冷系统 侧面 氨残留 防止液 二氧化碳 夹带 气氨 无液 液氨 液化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处理技术领域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所述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的氨液分离器本体(1)侧面通过输送管路Ⅰ(2)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3)连通,氨液分离器本体(2)侧面通过输送管路Ⅱ(4)与气氨液化压缩部件(5)连通,氨液分离器本体(1)的本体底部(8)通过输送管路Ⅲ(6)与二氧化碳过冷器(7)连通,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实现氨液分离器中无液氨残留,防止液氨被夹带进入冷冻压缩机,保障冷冻压缩机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氨液分离中的液氨介质直接进入过冷器对二氧化碳产品进行再降温,降低制冷系统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领域,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中气氨、液氨需要进行分离。在二氧化碳冷冻液化过程中,在各级换热器中液氨将汽化形成气氨,气氨被输送至氨液冷冻压缩机(气氨液化压缩部件),经过压缩形成液氨后,液氨会重新被用来冷冻液化二氧化碳。而在液氨冷冻机对气氨进行压缩时,液氨是不能进入压缩的,否则会损坏氨液冷冻压缩机。但气氨在输送过程中,往往会夹带一定量的液氨,所以,在气氨进入氨液冷冻压缩机前,需增加预处理工序,通过氨液分离器将气氨和液氨进行分离。随着氨液分离器长时间的运行,氨液分离器中液氨的储量会增多,当达到一定的量时,氨液冷冻压缩机运行产生的吸力将液氨带入压缩机内,导致压缩机本体损坏。目前,99%的二氧化碳冷冻介质采用液氨冷冻降温液化。目前氨液分离器接入系统有两种技术方案:一是将氨液分离器的排液口接入二氧化碳液化器进入,作为二氧化碳液化的介质,此方案根据工艺布置,液化器在精馏塔顶部,需将氨液分离器抬高至液化器的上方,工程造价增加,且不利于日常工作的维护;二是将氨液分离器的排液口直接接入吸收容器中,相当于将此部分液氨直接外排掉,因为液氨是重大危险化学品,此种方案增加了危险源,且增加了氨泄漏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从安全、节能、稳定运行角度出发,对现有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实现氨液分离器中无液氨残留,从而防止液氨被夹带进入冷冻压缩机,保障了冷冻压缩机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氨液分离中的液氨介质直接进入过冷器对二氧化碳产品进行再降温,降低了制冷系统运行成本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所述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包括氨液分离器本体,所述的氨液分离器本体侧面通过输送管路Ⅰ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连通,氨液分离器本体侧面通过输送管路Ⅱ与气氨液化压缩部件连通,氨液分离器本体的本体底部通过输送管路Ⅲ与二氧化碳过冷器连通,经过输送管路Ⅰ进入氨液分离器本体的液氨体积流量设置为不大于经过输送管路Ⅲ进入二氧化碳过冷器的液氨体积流量的结构。
所述的氨液分离器本体的本体底部的高度位置设置为高于二氧化碳过冷器的过冷器顶部的高度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的氨液分离器本体侧面靠近本体底部位置通过输送管路Ⅰ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连通,氨液分离器本体侧面靠近本体顶部位置通过输送管路Ⅱ与气氨液化压缩部件连通。
所述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氨液分离处理设备的氨液分离器本体包括氨液分离器本体Ⅰ和氨液分离器本体Ⅰ,所述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工业级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和食品级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所述的二氧化碳过冷器包括工业级二氧化碳过冷器和食品级二氧化碳过冷器。
所述的氨液分离器本体的氨液分离器本体Ⅰ通过一根输送管路Ⅰ与工业级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连通,所述的氨液分离器本体的氨液分离器本体Ⅰ通过一根输送管路Ⅱ与气氨液化压缩部件连通,氨液分离器本体Ⅰ通过一根输送管路Ⅲ与工业级二氧化碳过冷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山水泥厂,未经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山水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