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2431.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恭宣;渡边佳典;古町直基;畑中桂史;市川浩幸;松原裕二;森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F16F13/16;F16F15/023;F16F15/08;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防振装置,能够减小在动态减振器中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所需的变形刚性,且无需厚壁化就能够提高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一种防振装置(10),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22)将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在第二安装构件上安装托架(14),在托架上设有向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任一方安装的安装部(52),另一方面,设有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60)且在筒状外部构件的内周配设质量体构件(58),通过固接于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部分的支承橡胶(62)将上述筒状外部构件与质量体构件弹性连结而构成动态减振器(16)。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46569以及于2018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98880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防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动态减振器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防振装置。防振装置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安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各一方的构件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弹性连结的构造。
再者,例如在日本特开平6-9406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通过在发动机支架上附加动态减振器,由此实现防振性能的提高。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造:发动机支架具备杯状的壳体,并且在由壳体形成的空气室收容质量体构件,利用橡胶对质量体构件进行弹性支承,由此构成动态减振器。
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图1、图2所示,当由橡胶以悬臂状态弹性支承动态减振器的质量体构件时,在振动输入时,橡胶容易呈摇头状弹性变形,因此还有可能降低由质量体构件的位移带来的减振效果。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若采用在动态减振器的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配设橡胶而在径向上对质量体构件进行弹性支承的构造,则能够使质量体构件的位移方式稳定。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的构造中,由于将作为朝向发动机或者车身的安装构造的螺栓直接设置于壳体,因此要求壳体具有较大的变形刚性,还有可能致使壳体的形成材料受到限定、因壳体成为厚壁而使重量增加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94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作出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防振装置,其能够减小在动态减振器中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所需的变形刚性,并且无需厚壁化就能够提高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要素可以尽可能地任意组合加以采用。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其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安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各一方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所述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处安装托架,在该托架上设有向构成所述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任一方安装的安装部,另一方面,所述防振装置设有压入固定于该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并且在该筒状外部构件的内周配设质量体构件,利用固接于该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部分的支承橡胶将所述筒状外部构件与质量体构件弹性连结而构成动态减振器。
根据被设为依据这样的第一方式的构造的防振装置,能够同时获得基于由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带来的内部摩擦等的防振效果、以及由动态减振器带来的减振效果,实现防振性能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