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施工的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横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456.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易书云;易仕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彩建筑钢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钢筋 套壳 住宅 固定钢筋 钢框架 限位端 两套 施工 相对水平移动 施工成本低 间隔固定 施工效率 水平设置 位置相对 现场施工 限位组件 整体稳定 插入端 固定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施工的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横梁,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钢框架,其中,所述横梁钢框架内间隔固定有两套钢筋套壳,所述两套钢筋套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固定钢筋,每套钢筋套壳内均能相对水平移动地设置有若干根活动钢筋,所述活动钢筋的一端作为插入集成型钢模块的插入端,另一端作为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与所述钢筋套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活动钢筋和固定钢筋的位置相对固定的限位组件。上述便于施工的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横梁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大大方便了横梁的现场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低,同时能够提高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整体稳定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型钢类住宅建造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横梁。
背景技术
集成型钢模块住宅产品的自身优点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一定的认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成型钢模块住宅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将集成型钢模块沿高度方向进行现场拼接,以形成不同高度的墙体。
集成型钢模块在施工过程中,因住宅产品都要留有非承重墙,用于设置门和窗户,所以集成型钢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特定位置上水平方向相邻的两块集成型钢模块之间留有间隔,而间隔处一般采用横梁在水平方向将两块集成型钢模块连接为一体,同时也作为楼板的支撑。为了提高横梁与两侧集成型钢模块的连接可靠性,需要将横梁内的钢筋伸入集成型钢模块内,这样在施工时就需要相邻两块集成型钢模块的间隔长度要大于横梁的长度,将钢筋插入后再将相邻两块集成型钢模块的间隔长度缩小到与横梁长度配合,显然存在施工不便和施工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横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型钢模块的横梁存在的施工不便和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施工的集成型钢类住宅的横梁,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钢框架,其中,所述横梁钢框架内间隔固定有两套钢筋套壳,所述两套钢筋套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固定钢筋,每套钢筋套壳内均能相对水平移动地设置有若干根活动钢筋,所述活动钢筋的一端作为插入集成型钢模块的插入端,另一端作为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与所述钢筋套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活动钢筋和固定钢筋的位置相对固定的限位组件。
特别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钢筋连接板,两根活动钢筋的限位端固定连接于钢筋连接板的两侧边上,所述钢筋连接板上沿其水平方向具有一定锥度,对应于所述钢筋套壳的两侧边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具有一定锥度的圆弧槽,所述钢筋连接板两侧的活动钢筋位于该侧的圆弧槽内并通过两者互相配合的锥面结构进行限位。
特别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开设于钢筋连接板上的连接板限位孔,活动钢筋移动到位后通过将限位部件插入连接板限位孔内将活动钢筋和固定钢筋的位置相对固定。
特别地,所述钢筋套壳采用整体结构,其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支架顶端的两个侧板之间间隔固定有两个套壳连接板,所述底板上于两个套壳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套壳限位孔,活动钢筋移动到位后,连接板限位孔和套壳限位孔的位置对应,限位部件依次穿过连接板限位孔和套壳限位孔将活动钢筋和固定钢筋的位置相对固定。
特别地,所述钢筋套壳采用分体结构,每套钢筋套壳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套壳单体,所述套壳单体截面呈封闭的环形结构,且每个套壳单体的两侧边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具有一定锥度的圆弧槽,活动钢筋移动到位后,连接板限位孔位于两个套壳单体之间,限位部件从两个套壳单体之间穿过连接板限位孔将活动钢筋和固定钢筋的位置相对固定。
特别地,所述固定钢筋的两端焊接固定于钢筋套壳的底部,所述活动钢筋位于所述固定钢筋的上方。
特别地,所述固定钢筋的两端进行向下折弯,所述活动钢筋的插入端进行向上折弯。
特别地,所述连接板限位孔和套壳限位孔均为长条形结构,所述限位部件为斜锲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彩建筑钢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彩建筑钢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墙板
- 下一篇:一种常温养护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