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及其横向载荷测量方法、具有其的长大货物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3570.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梁习锋;彭勇;鲁寨军;王中钢;李国飞;韩天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物 横向 结构 及其 载荷 测量方法 具有 长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及其横向载荷测量方法、具有其的长大货物车,其中,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包括:受力挡板,受力挡板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侧承梁上;配合螺栓,配合螺栓固定设置在受力挡板靠近车体上货物的一侧;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固定设置在配合螺栓上;载荷感知元件,载荷感知元件活动穿设在配合螺栓上,载荷感知元件的测力面与固定螺母的一侧相贴合;传力挡木,传力挡木设置在货物和载荷感知元件之间,传力挡木的一端与货物的侧面相抵接,传力挡木的另一端与载荷感知元件的端部相贴合,配合螺栓的自由端与传力挡木不相接触。该货物横向止挡结构能够实现对横向止挡结构所受的横向载荷进行在途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及其横向载荷测量方法、具有其的长大货物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力、钢铁及化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货物需要通过铁路来运输,对于这些往往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关键设备的运输,能够运送这些特殊货物的长大货物车总是不二之选,甚至是唯一之选。目前,针对超限专列运输任务的安全监测主要包括承载框架结构腹板及撑杆的静、动应力监测,缺少对货物与承载梁之间的止挡结构载荷的在线监测与分析。
长大货物车(如落下孔车)在运输变压器等大型设备时,使用横向止挡来固定约束货物以防止其横向滑动。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长大货物车通过超高曲线和侧叉时,横向钢木挡将受到较大的横向力。为保证钢木挡结构的正常工作与使用安全,对横向钢木挡的横向力在途监测与安全评估就极为重要。
因此,研究长大货物车的横向止档载荷的在途监测方法,结合线路、车速进行横向服役载荷规律分析,评估止挡结构承载是否超过安全限度,对于确保设备的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及其横向载荷测量方法、具有其的长大货物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横向止挡结构所受的横向载荷进行在途监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包括:受力挡板,受力挡板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侧承梁上;配合螺栓,配合螺栓固定设置在受力挡板靠近车体上货物的一侧;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固定设置在配合螺栓上;载荷感知元件,载荷感知元件活动穿设在配合螺栓上,载荷感知元件的测力面与固定螺母的一侧相贴合;传力挡木,传力挡木设置在货物和载荷感知元件之间,传力挡木的一端与货物的侧面相抵接,传力挡木的另一端与载荷感知元件的端部相贴合,配合螺栓的自由端与传力挡木不相接触。
进一步地,受力挡板沿侧承梁的长度方向设置,配合螺栓与受力挡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载荷感知元件为轮辐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货物横向止挡结构还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垂直设置在受力挡板上,受力挡板和两块侧板的底部均焊接在侧承梁上,受力挡板和两块侧板共同围成一个框形的止挡结构,框形的止挡结构靠近货物的一端敞口,配合螺栓、固定螺母、载荷感知元件和传力挡木均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货物横向止挡结构的横向载荷测量方法,当车体转弯时,货物挤压传力挡木,横向载荷经传力挡木和载荷感知元件横向传递至固定螺母上,通过载荷感知元件与固定螺母相贴合的测力面测量横向载荷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大货物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承梁,侧承梁上安装有上述的货物横向止挡结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受力挡板上固定设置配合螺栓,在配合螺栓上设置固定螺母,并穿设载荷感知元件,使载荷感知元件的测力面与固定螺母的一侧相贴合,在载荷感知元件的另一端与货物之间设置传力挡木;当车体转弯时,货物挤压传力挡木,横向载荷经传力挡木和载荷感知元件横向传递至固定螺母上,通过载荷感知元件与固定螺母相贴合的测力面测量横向载荷的大小,即可对止挡结构的横向载荷进行在途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3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智能多功能转换汽车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货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