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邻基坑先后开挖共壁结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3934.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祥;张强;邢宏侠;刘嘉典;贾斌;赵永新;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桩 基坑 开挖 结构层 共壁 共壁结构 支护体系 支撑 接驳器 锚索 钢筋 二次利用 基坑稳定 基坑支撑 锚索锚固 支护方式 土层 高差 施工 传递 安全 | ||
1.一种相邻基坑先后开挖共壁结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共壁支护桩、锚索,先开挖基坑结构层;所述共壁支护桩设置在后开挖基坑一侧,所述共壁支护桩与先开挖基坑结构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先开挖基坑结构层的另一端与支护桩A固定相连,所述支护桩A利用锚索锚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壁支护桩与先开挖基坑结构层的一侧通过钢筋接驳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开挖基坑采用支撑支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若后开挖基坑比先开挖基坑深,在共壁支护桩先开挖基坑底板以下相应位置增设锚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中预埋有第一钢筋和钢筋接驳器;所述先开挖基坑结构层设置有第二钢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接驳器一端与第一钢筋连接,另一端采用密封盖封头密封,在先开挖基坑结构层施工时与第二钢筋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接驳器的位置根据先开挖基坑结构层所在位置来确定,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1)接驳器安装的平面位置目标控制在允许偏差±10mm,使用测量工具,标示出平面位置后进行安装拉线控制每排接驳器的整齐度,定位钢板焊接位置及开孔尺寸控制准确;
(2)接驳器安装的角度目标控制±3°;
(3)焊接牢固:确保锚固筋与主筋、钢筋接驳器与定位钢板、钢筋接驳器与主筋以及定位钢板与箍筋焊接牢固。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接驳器的预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钢筋按直螺纹连接套丝要求加工丝头,并将钢筋接驳器与第一钢筋连接紧固;
(2)钢筋笼绑扎;
(3)将第一钢筋预埋在支护桩内:第一钢筋、钢筋接驳器分别与主筋焊接在一起;中间的预埋部分将第一钢筋截断,中间焊接钢筋环,为浇筑混凝土时穿过导管提供施工空间;
(4)将定位钢板通过定位钢板孔穿过钢筋接驳器,并与钢筋接驳器、箍筋焊接起来;
(5)用密封盖封头盖住钢筋接驳器另一端,避免混凝土流入钢筋接驳器。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于共壁支护桩中的钢筋接驳器要与先开挖基坑结构层钢筋即第二钢筋连接在一起,具体连接的步骤如下:
(1)将第二钢筋按照直螺纹连接套丝要求加工丝头;
(2)凿开预埋钢筋接驳器处支护桩混凝土保护层,取出密封盖封头,并将第二钢筋与钢筋接驳器连接紧固;
(3)绑扎结构层钢筋;
(4)将第二钢筋与结构层钢筋焊接在要一起;若钢筋接驳器位置出现偏差,将第二钢筋弯起后与结构层钢筋焊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壁支护桩采用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间隔布置的钻孔咬合桩形式;先施工素混凝土桩,后施工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应在素混凝土桩初凝前通过成孔时切割部分素混凝土桩身形成与素混凝土桩的互相咬合搭接;具体钻孔采用液压钢套管全长护壁、机械冲抓成孔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39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