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控制对象数据过程的诊断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4234.9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8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建;何军;赵泽西;何啸天;肖康;刘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张巨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对象 数据 过程 诊断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1.基于控制对象数据过程的诊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控制对象数据与时间的过程关系,所述的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和至少一个非控制数据;其中所述的控制数据为控制对象主要的监测控制数据和控制依据,所述的非控制数据为与控制数据相关联的其他数据;
设置控制对象各个数据的极限过程区间;
实时检测控制对象的控制数据,当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对控制数据诊断报错;和/或:
实时检测控制对象的非控制数据,当非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对非控制数据诊断报错;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中的一个或两个:
当实时检测的控制对象的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时,而非控制数据处于极限过程区间以内时,以非控制数据为依据对控制对象进行容错控制,即以非控制数据为依据对控制对象进行间接控制;
当实时检测的控制对象的非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时,以控制数据为依据对控制对象进行预测控制,即在非控制数据诊断报错的情况下,依据控制数据以提前和/或滞后方式,对控制对象进行预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控制对象数据过程的诊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限过程区间替换为正负偏差范围,所述的正负偏差范围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在控制对象实际运行中,持续不断的检测所述控制对象时间过程的数据;
获取数据时间过程的平均值,并建立标准正态分布规律曲线;
根据所述平均值以及标准正态分布规律曲线确定数据过程的正负偏差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控制对象数据过程的诊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控制对象的各个数据的极限过程区间包括以下子步骤:
通过人为设置控制对象在正常运行下的极限工况,获得在极限工况下的所述控制对象数据的极限过程区间,即所述控制对象在正常运行中出现极限工况时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或者:
根据所述控制对象投入运行后检测到的数据来自动设置极限过程区间,即获得所述控制对象在运行过程中各个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或者:
通过软件仿真的方式,模拟控制对象在运行中出现极限工况时获得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进行数据极限过程区间的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控制对象数据过程的诊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包括数据检测值本身和/或数据检测值的变化速度。
5.基于控制对象数据过程的诊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控制对象数据与时间的过程关系,所述的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和至少一个非控制数据;其中所述的控制数据为控制对象主要的监测控制数据和控制依据,所述的非控制数据为与控制数据相关联的其他数据;
极限区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控制对象的各个数据的极限过程区间;
控制数据检测与判断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控制对象的控制数据,当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对控制数据诊断报错;和/或:
非控制数据检测与判断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控制对象的非控制数据,当非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对非控制数据诊断报错;
其中,在控制数据检测与判断模块中,当实时检测的控制对象的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时,而非控制数据处于极限过程区间以内时,以非控制数据为依据对控制对象进行容错控制,即以非控制数据为依据对控制对象进行间接控制;和/或:
在非控制数据检测与判断模块中,当实时检测的控制对象的非控制数据超出极限过程区间时,以控制数据为依据对控制对象进行预测控制,即在非控制数据诊断报错的情况下,依据控制数据以提前和/或滞后方式,对控制对象进行预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42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