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5669.5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马连勋;赵雪莲;王俊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转盘 浸没 多级串联 多级串联系统 沉淀单元 深度处理 生活污水 污水入口 加药点 模块化 出水 盘片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 达标水出口 回流单元 加药单元 排放标准 顺次连接 组合工艺 出水口 氨氮 前级 达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包括: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设有污水入口;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与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和沉淀单元顺次连接;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中的前级生物转盘的盘片间距大于后级生物转盘的盘片间距;加药单元设有多个加药点,各加药点分别设在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上与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上;回流单元连接在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的末端出水口与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的前端污水入口之间;沉淀单元设有达标水出口。该组合工艺可确保出水COD和氨氮达标,使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适用于乡镇污水处理厂使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建设取得快速发展,这也带动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地区的建筑格局和居民分布也在变化。但是,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居住人口也快速大量聚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物品消费量和污水排放量亦大大增加。乡镇污水与市政污水不同,其特点有人口较少,占地面积小、生活比较规律,从而污水会集中产生在在早、中、晚这三个时间点,因此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会发生到一定程度的断流。
污水的收集主要是集中和分散两种模式,乡镇污水如果接入城市管网则需要较高费用的管网建设,但采用分散处理模式所需设备过多后期运维难度大,因此其特征处于市政和农村污水之间,需要建设一部分管网同时采用占地面积较小抗负荷冲击能力强的工艺。2011年,桑德集团立足于对国内水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洞察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的潜力,并以半浸没生物转盘为核心工艺开发了相应的乡镇污水处理工艺,在用于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项目中能够有效去除COD、SS和氨氮,出水稳定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目前公司建设及运营的乡镇项目大量的使用了生物转盘工艺,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但伴随项目逐渐运营期也暴露出部分问题,比如说针对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情况缺少调控手段,并联转盘过多导致配水不均匀,TP出水不够稳定等问题。当前乡镇污水治理要求日趋严格,出水SS、COD、氨氮、TP和TN均成为重点考察对象,排放标准也逐渐从一级B靠向一级A。生物转盘工艺的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能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包括:
全浸没生物转盘工艺单元、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工艺单元、沉淀单元、加药单元和回流单元;其中,
所述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设有污水入口;
所述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与所述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和沉淀单元顺次连接;
所述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中的前级生物转盘的盘片间距大于后级生物转盘的盘片间距;
所述加药单元设有多个加药点,各加药点分别设在所述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上与所述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上;
所述回流单元连接在所述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的末端和所述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的前端之间;
所述沉淀单元设有处理达标水出口。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有机连接的全浸没生物转盘单元、多级串联半浸没生物转盘单元、沉淀单元、加药单元和回流单元,形成一种方便调节的能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块化生物转盘多级串联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桑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5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