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6537.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铁绍文;铁凝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绍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7/04;A61P31/04;A61P29/00;A61P31/10;A61P31/12;A61P17/00;A61P1/02;A61P17/02;A61P11/02;A61P31/22;A61P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杀菌消炎 致病菌 人体免疫力 薄荷 康复作用 口腔炎症 皮肤炎症 伤口愈合 生物活性 细胞再生 消炎镇痛 原料制备 脏腑炎症 决明子 抗病毒 天然的 重量份 烫伤 白芷 葛根 抗菌 愈合 制备 烧伤 创伤 杨树 病毒 | ||
一种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杨树芽60‑80份,白芷8‑10份,决明子3‑6份、姜3‑6份、薄荷3‑6份、葛根3‑6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富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是天然的、绿色的、无污染的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物质;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功能,对致病菌、病毒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对皮肤炎症、口腔炎症、脏腑炎症,具有很好的消除及愈合康复作用;具有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创伤、烧伤、烫伤,对其伤口愈合有很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16年5月27号晚间新闻报导美国出现“超级细菌”,使最强抗生素“粘菌素”也丧失效力。由于抗菌素的乱用,使细菌耐药性增强。美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受到耐药菌感染,有23000人死于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在中国,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但真正需要使用的不到20%。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
人们通过开发新的抗生素来解决耐药问题,但现在开发新抗生素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细菌耐药的脚步。因此,通过控制抗生素使用来减慢耐药细菌的蔓延、开发利用无副作用的天然抗生素来抵御病菌感染是最佳途径。
我国有一些中草药就是天然的“植物抗生素”。 中药中有多种具有清热解毒的草药如蒲公英、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紫花地丁、野菊花、连翘、百部、鱼腥草、大蒜、艾叶、白芷、姜、芦荟等有广谱抗菌作用。由于中药与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不同,中药中多种组分发挥协同抗菌作用,细菌不易产生明显的耐药性。因此,发挥传统中药的抗菌作用无疑为细菌耐药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而且可行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杨树芽60-80份,白芷8-10份,决明子3-6份、姜3-6份、薄荷3-6份、葛根3-6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杨树芽70份,白芷9份,决明子5份、姜5份、薄荷5份、葛根5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杨树芽78份,白芷9份,决明子3份、姜3份、薄荷3份、葛根3份。
所述姜为干姜。
所述中药组合物剂型为精油或喷雾剂。
如上所述的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上述原料混合,加入乙醇中浸泡2-7d;或加入丙二醇中浸泡5-10d,乙醇、丙二醇的用量为原料药的3-4倍(mL/g);
(2)过滤,即得。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1)分拣,将采集的杨树芽、白芷、决明子、姜、薄荷、葛根中的杂质分拣出来;
(2)冲洗,将分拣干净的杨树芽、白芷、决明子、姜、薄荷、葛根在水中浸泡5-15min,然后进行冲洗;
(3)晾晒,将冲洗过的杨树芽、白芷、决明子、姜、薄荷、葛根移至阴凉处晾晒至干,含水量不超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绍文,未经铁绍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