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串行通讯接口的图像探测器参数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8003.5 | 申请日: | 201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鹤;于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19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行 通讯 接口 图像 探测器 参数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串行通讯接口的图像探测器参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从探测器端的存储器到上位机端的数据备份过程为下传,以从上位机端到探测器端的数据还原过程为上传,两种传输过程共用同一数据传输策略,共需经过传输开始握手、数据传输、传输结束握手以及数据保存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如下:
(1)传输开始握手:握手动作统一由上位机发起,由探测器端电路进行接收与反馈,在传输起始阶段,由上位机发送数据上传或下传请求握手帧,并指定参数传输对象,待探测器端电路反馈握手应答帧完成握手动作,两端均切换到连续数据传输模式并自动进入下一数据传输阶段;
(2)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阶段,通过校验字校验和反馈校验两种校验机制,共三次校验过程,以及数据包重传的容错机制来保证数据连续传输过程的顺利及准确性;首先传输发起方采用长数据包格式向接收方传输数据帧,每帧携带256个字节的有效参数数据,以及帧号信息,发起方对参数数据进行异或校验后进行传送并等待接收方反馈,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再次进行校验,并且反馈当帧校验结果;发送方接收到应答帧后用最大1值方法进行解析,当应答帧表示数据帧有效时,发起方自动进行下一数据帧的传输,而当应答帧显示数据帧无效或无应答时则发起方开启容错机制进行数据帧重发,重发超过设定次数后方可认为传输失败,中断传输;在最后一个数据帧发送完成并对应答校验成功后自动转入下一处理阶段,最后一帧的有效数据不足256个字节时采取末尾补零处理;
(3)传输结束握手:数据传输完成后由数据传输的发起方发起结束握手动作,待收到接收方的结束应答帧后传输成功并自动转入下一阶段;
(4)数据保存:在数据保存阶段,若为数据上传过程则探测器端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至SRAM或DDR,若为数据下传过程则上位机将接收到的所有参数存储为参数文件,此时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串行通讯接口的图像探测器参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发送方接收到应答帧后用最大1值方法进行解析,判断发送的数据帧是否有效,具体方法是:当应答帧参数字非全0或全1时,检测4Byte参数字中低31bit各二进制数据位中1的个数,大于15位时表示发送的数据帧无效,反之为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