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窖泥功能菌液的培养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8338.7 | 申请日: | 201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卢中明;杜礼泉;谢菲;郑敏;范昌明;唐聪;李宏程;王小明;李林俊;蒲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20;C12G3/02;C12R1/6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功能 培养 应用 方法 | ||
1.一种耐酸窖泥功能菌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的各个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双轮底糟浸液:5~8%,豆饼粉:2~4%,K2HPO4:0.03~0.05%,NaAC:0.1~0.3%,MgSO4:0.005~0.01%,95%vol酒精:2~4%,产酯酵母粉0.1~0.2%,优质窖泥:6~8%,耐酸己酸菌液:2~4%,水:71.4~82.8%,pH:4.2~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窖泥功能菌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质窖泥其选定标准为:水分(%):38~42;pH值:5~7;己酸菌(×107个/ g.干土)≥1.0;甲烷菌(×103个/g.干土)≥2.5;硝酸盐还原菌(×105个/ g.干土)≥1.0;氨态氮(mg/100g.干土):180~450;有效磷(mg/100g.干土):120~240;腐殖质(%):10~15。
3.一种耐酸窖泥功能菌液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检查发酵罐,保证无漏水、漏电、漏汽,清洗发酵罐,然后关闭底阀和放菌种液阀,打开人孔盖、排汽阀和进料阀;
B、按照配方,在发酵罐中加入双轮底糟浸液、K2HPO4、NaAC、MgSO4,打开搅拌器进行搅拌,定容后关闭进料阀和搅拌器;
C、打开蒸汽阀进行煮料,保持煮沸状态30分钟,盖好人孔盖,当发酵罐内物料自然降温到60℃时,打开冷却水阀进行降温同时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降温至30℃时,调节pH为4.2~4.5,关闭冷却水阀;
D、将优质窖泥用10倍量的冷开水溶解,并搅拌均匀后,通过人孔盖加入发酵罐中,再加入耐酸己酸菌液后,加入95%vol的酒精,搅拌均匀后关闭搅拌器和排汽阀,盖好人孔盖,保持温度在28~30℃范围内,培养3~4天;
E、将豆饼粉用10倍量的水稀释蒸煮30min,冷却至30℃时,加入产酯酵母粉粉并搅拌均有后,通过人字盖加入发酵罐中,搅拌均匀后关闭搅拌器和排汽阀,盖好人孔盖,保持温度在28~30℃范围内,培养2~3天。
4.发酵期满,检测所制得的耐酸窖泥功能菌液的各指标如下:
外观:浅黄色;
气味:浓郁老窖泥气味;
pH:4.0~4.5;
耐酸己酸菌(×107个/ml)≥5.0;
甲烷菌(×104个/ml)≥2.5;
硝酸盐还原菌(×106个/ml)≥1.0;
产酯酵母菌(×106个/ml)≥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酸窖泥功能菌液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排汽阀需用4~8层纱布扎紧。
6.一种耐酸窖泥功能菌液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起窖完成后,清扫窖池四壁及窖底后用钉耙均匀打孔,将耐酸窖泥功能菌液均匀淋洒于打孔后的窖池四壁和窖底,使养护液及其中的功能菌更彻底的渗入窖泥中;
B、待第一甑入窖糟醅入窖前,抹平窖池四壁及窖底后,开始进行糟醅入窖;
C、待第二甑糟醅入窖完成后,沿窖池四壁均匀淋洒耐酸窖泥功能菌液;
D、待第四甑糟醅入窖完成后,沿窖池四壁均匀淋洒耐酸窖泥功能菌液,并在糟醅中加入适量耐酸窖泥功能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3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