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永久性硬度的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8416.3 | 申请日: | 201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黎泽华;张巧云;韩慧铭;刘渊;苏英强;张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F11/4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5 | 代理人: | 付艳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利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系统 反渗透浓水 过滤单元 浓盐水 污水处理技术 二级反渗透 二级结晶器 一级反渗透 一级结晶器 软化单元 依次连接 永久硬度 石灰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永久性硬度的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结晶器单元、一级反渗透过滤单元、二级结晶器单元、石灰软化单元和二级反渗透过滤单元。本发明所提出的处理系统能够消除浓盐水中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将浓盐水中的硬度降到50mg/L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永久性硬度的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化工、电力、化纤等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酸盐废水,这些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水可以回用于生产用水,但是产生的高硬度浓水的处理成为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反渗透浓水如果直接排放,必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浓缩盐水的循环利用或产品化再处理,实现盐水脱盐淡化过程的零排放将是一项极富挑战而且意义重大的工作。目前对于具有高永久性硬度的浓盐水,主要采用将永久硬度(硫酸钙)变为暂时硬度(碳酸钙)的方法,然后结晶沉淀分离出碳酸钙。然而此过程中引入了外来物质,给下游处理增加了新的负担。其次,反渗透的产水率一般只有75%,浓盐水产量高,并且浓盐水因为含有阻垢剂,使得结晶分离的难度加大。再者,零排放过程中利用强蒸发结晶等技术,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新引入的碳酸盐也增加了软化药剂的成本,因此需要简单高效的结晶浓缩技术来回收水中的硫酸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高永久性硬度的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结晶器单元、一级反渗透过滤单元、二级结晶器单元、石灰软化单元和二级反渗透过滤单元。
所述一级结晶器单元包括第一结晶器、第一稠厚器和第一离心脱水机,所述第一结晶器的进口与浓盐水输入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结晶器的进口还与用于加入絮凝剂和晶种的加药箱连接,所述第一结晶器的晶浆出口与所述第一稠厚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稠厚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离心脱水机的进口连接。
所述一级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第一多介质过滤器和第一反渗透膜装置,所述第一结晶器的水出口、所述第一稠厚器的水出口、所述第一离心脱水机的水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膜装置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供透过反渗透膜的水流出,所述第二出口供透不过反渗透膜的浓盐水流出。
所述第二结晶器单元包括第二结晶器、第二稠厚器和第二离心脱水机,所述第二结晶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装置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结晶器的进口还与用于加入絮凝剂和晶种的第二加药箱连接,所述第二结晶器的晶浆出口与所述第二稠厚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稠厚器的出料口与第二离心脱水机的进口连接。
所述石灰软化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生石灰反应池、混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和沉淀池,所述第二结晶器的水出口、所述第二稠厚器的水出口、所述第二离心脱水机的水出口均与所述生石灰反应池的进口连接。
所述二级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第二多介质过滤器和第二反渗透膜装置,所述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与所述沉淀池的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膜装置的进口连接。
所述石灰软化单元还包括第三稠厚器和第三离心脱水机,所述第三稠厚器的进口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三稠厚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三离心脱水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稠厚器的水出口、所述第三离心脱水机的出水口均与第二多介质过滤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