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8562.6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戴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拓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20 | 分类号: | B66D3/20;B66D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79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用 起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收绳轮,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装置槽的内壁,所述转杆位于连接板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支撑板的侧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壁共同设有皮带,两个所述收绳轮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绳。本发明结构合理,搬运能力较强,使搬运途中更加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钢加工就是将原材料用车床、铣床、钻床、抛光等等机械按客户的图纸或样品加工成为各种各样的零件。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一些较大的物件进行搬运,而钢板都是堆叠在一起的,搬运起来较为困难,现有的起吊装置搬运能力较差,在搬运途中容易产生晃动,导致钢板的脱落,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其搬运能力较强,使搬运途中更加的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收绳轮,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装置槽的内壁,所述转杆位于连接板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支撑板的侧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壁共同设有皮带,两个所述收绳轮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绳,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装置杆,所述装置杆内设有装置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支撑板的侧壁和装置杆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位于螺纹杆的两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装置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装置腔的内壁设有条形孔,所述连接杆贯穿条形孔,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均设有行走装置。
优选地,所述收绳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拉绳和套绳均为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下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为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夹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本发明中,套绳先与地面平行,将两个套绳放入钢板的下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两个收绳轮转动,从而对拉绳进行缠绕收卷,拉动套绳上升,从而对钢板进行起吊,能够同时起吊较多的钢板,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使两个连接块同时向里移动,带动夹板对钢板进行夹紧,使搬运途中更加的稳定,不会产生晃动。本发明结构合理,搬运能力较强,使搬运途中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加工用起吊装置的套绳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拓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拓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