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血管扫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9022.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B04B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管 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 夹持件 连接轴 转动件 同轴转动连接 扫描装置 扫描器 转动 沿圆周方向 驱动转动 医疗设备 正多边形 底内壁 触发 申请 扫描 驱动 | ||
本申请公开了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采血管扫描装置,包括机壳、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机壳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同轴转动连接有正多边形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内壁同轴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采血管的夹持件,所述连接轴上还设有扫描器,所述扫描器位于夹持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和间歇触发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件转动。本申请能够代替人工对采血管进行扫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检测是医疗诊断疾病的常规手段,用采血管采集血液作为化验样品是最常见的方式,采血管已经是医院必备的且大量使用的医用器械了,每年的消耗量超过60亿支,采血管的大量应用使采血方式更加可靠,同时也为医务人员的采血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为了应对多名患者,通常在采血管上粘贴印有患者信息、检查项目等的条码标签,便于识别和统计,采完血的采血管需及时扫描条码,采集抽血的时间信息、统计数量等,然后才可进入到后续的检测分析作业。
目前,对采血管进行识别、采集信息和统计是由人工方式进行的,护士一般是手拿采血管对准固定的条码扫描器进行扫描,由于采血管上的条码朝向不一,在进行扫描时,需要对采血管进行转动是条码对准条码扫描器的扫描口,便于条码扫描器能够扫描到采血管上的条码;但是在就医高峰期,要进行血液检测的患者非常多,劳动强度大,工作量也大,容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出现采血管标本差错而引起医疗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采血管扫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血管扫描装置,包括机壳、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机壳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同轴转动连接有正多边形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内壁同轴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采血管的夹持件,所述连接轴上还设有扫描器,所述扫描器位于夹持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和间歇触发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件转动。
工作原理:在对采血管进行扫描时,通过将夹持件夹持住采血管使其保持竖直状态,采血管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外。由于凹槽是沿圆周方向均设的,此时采血管也在转动件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扫描器位于夹持件的上方,此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件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中一个采血管转动到和扫描器对应,同时第一驱动机构触发第二驱动机构,夹持件和凹槽的底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夹持件转动,夹持件带动采血管转动数周,使扫描器能够扫描到采血管上的条形码,重复上述过程便可以不断的对采血管进行扫描。
有益效果:1、本方案首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转动件每次只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便只能使一根采血管和扫描器对应,这样当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夹持件推动采血管转动时,扫描器能够对采血管进行扫描。通过机械代替人工,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强度,避免采血管标本出现差错。2、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夹持件推动采血管转动,能够对采血管进行离心,使采血管内的血液分层,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检测。
进一步,所述夹持件包括圆板,所述圆板和凹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圆板位于凹槽外,所述圆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和圆板水平滑动连接,夹持板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拉开两侧的夹持板使弹簧拉伸,并将采血管放置于夹持板之间,利用弹簧拉伸的弹力,夹持板将采血管夹住。
进一步,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弧形的夹持槽。弧形的夹持槽能够适应采血管弧形的形状,能够加强夹持板对采血管的夹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未经遵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9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