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板行业综合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0861.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亮;郑威;纪龙江;宋清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涂文诗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废水处理 线路板行业 废水 硫酸亚铁 沉降 混凝剂 铜离子 污泥 去除 过滤 浓缩 生产成本低 沉淀出水 后续工艺 环保指标 金属离子 硫化钠法 破络反应 氢氧化钠 物料成本 显著特点 综合废水 菌类 硫化钠 硫离子 硫酸 污水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行业综合废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在综合废水中加入硫酸,调整PH至2.5~3.5,加入硫酸亚铁,进行破络反应;步骤S2:加入NaOH,调节PH至9.5~10.5,去除铜离子,然后加入混凝剂搅拌,进行第一次过滤或沉降,得中间一废水,污泥被浓缩收集;步骤S3:在中间一废水中加入NaOH,调节PH至9.5~10.5,加入硫化钠,进行第二次除铜反应;步骤S4:加入硫酸亚铁,去除多余的硫离子;步骤S5:然后加入混凝剂搅拌,进行第二次过滤或沉降,得中间二废水,污泥被浓缩收集。本发明分别采用氢氧化钠法和硫化钠法的除铜反应进行污水处理,降低预沉淀出水铜离子浓度,避免后续工艺中菌类金属离子中毒,降低物料成本,具有环保指标好,生产成本低的显著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路板行业综合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板行业废水来源于线路板各加工工艺,各加工工艺废水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根据废水性质分为几类,例如可回收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银废水、酸性废液、高有机废液、络合废水以及综合废水等。目前,多数线路板公司倾向于依据废水性质不同分别单独处理,对于污染物相近的废水在前期单独处理后可再集中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例如,酸性废液、高有机废液和络合废水分别单独处理后,再汇聚到综合废水池进行综合废水处理。
综合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络合铜离子、有机物、氨氮、磷等,以及CODcr(重铬酸盐指数,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超标。
现有技术中,采用芬顿催化氧化反应进行破络反应,先加入硫酸调节PH至3~4,依次加入FeSO4和H2O2作为芬顿试剂,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它能将废水中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氨、EDTA、氯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就不再稳定;之后,用NaOH调节PH至9.5~10.5,加入Na2S,生成硫化亚铜和氢氧化亚铜的沉淀,随之投加适量PAM/PAC混凝剂进行混凝过滤或沉淀,重金属和有机物以污泥沉淀的形式被去除。
在工厂的具体综合废水处理工艺中,采用连续反应池的装置,废水依次流经各反应池、混合池和沉淀池,反应池的个数和长度依据各个步骤化学反应的时间确定,反应药品反应池的特定位置加入,具体参考图1。上述净化后的出水还会进一步进入生化系统处理,进一步降低CODcr,脱除氨氮、磷等。
现有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污泥产生量多,或反应池矾花较小,使细泥容易进入生化池;2)经过过滤或沉淀后的出水铜离子含量较高,一般在0.5mg/L,不仅使铜离子排放指标超标,而且对生化池影响较大;3)芬顿试剂一次性过量加入,并且芬顿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需要使用大量的NaOH调整PH至碱性,因此,现工艺药品原料使用量较多,成本较高;4)未反应完的硫离子对生化池的影响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线路板行业综合废水处理方法,采用两级除铜和沉降系统,不仅节约原料成本,而且降低废水中铜离子含量,同时,对生化处理系统影响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路板行业综合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综合废水中加入硫酸,调整PH至2.5~3.5,加入硫酸亚铁,进行破络反应;
步骤S2:加入NaOH,调节PH至9.5~10.5,进行第一次除铜,然后加入混凝剂搅拌,进行第一次过滤或沉降,得中间一废水,污泥被浓缩收集;
步骤S3:在中间一废水中加入NaOH,调节PH至9.5~10.5,加入硫化钠,进行第二次除铜反应;
步骤S4:加入硫酸亚铁,去除多余的硫离子;
步骤S5:然后加入混凝剂搅拌,进行第二次过滤或沉降,得中间二废水,污泥被浓缩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