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0867.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高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6 | 分类号: | B60J1/16;B62D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玻璃 窗框 导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001:通过造型输入的窗框边界以及水切边界绘制车门玻璃的四个尖角点,并通过四个尖角点求解出距离相等的圆柱面轴线,根据所述圆柱面轴线绘制出初版螺旋线;
步骤002:利用黄金分割法求解出与玻璃面最贴合的圆柱面半径,以及轴线位置,并绘制出最终版螺旋线;所述步骤001进一步包括:
1.1根据窗框边界随意定义第五点、第六点,然后根据第一尖角点、第二尖角点、第五点绘制第一圆并求出第一圆心;
1.2根据第三尖角点、第四尖角点、第六点绘制第二圆并求出第二圆心;
1.3连接第一圆心和第二圆心绘制第一轴线;
1.4通过第二尖角点建立垂直与第一轴线的第一平面,第七点是第一尖角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点,通过第七点、第二尖角点绘制在第一平面上的第三圆并求出第三圆心;
1.5通过第三尖角点建立垂直与第一轴线的第二平面,第八点是第四尖角点在第二平面上的投影点,通过第八点和第三尖角点绘制在第二平面上的第四圆并求出第四圆心,第四圆的半径与第三圆的半径相等;
1.6连接第三圆心和第四圆心绘制第二轴线;
1.7通过第二尖角点建立垂直与第二轴线的第三平面,第九点是第一尖角点在第三平面上的投影点,通过第九点和第二尖角点绘制在点平面上的第五圆并求出第五圆心,第五圆的半径与第三圆的半径相等;
1.8通过第三尖角点建立垂直与第一轴线的第四平面,第十点是第四尖角点在第四平面上的投影点,通过第十点和第三尖角点绘制在第四平面上的第六圆并求出第六圆心,第六圆的半径与第三圆的半径相等;
1.9连接第五圆心和第六圆心绘制第三轴线,第三轴线为所述圆柱面轴线;
1.10得出第三轴线到四个尖角点的距离;
1.11选取第三轴线为中心线,第一尖角点为起点,后导轨螺旋线经过第二尖角点,算出初版后导轨螺旋线;
1.12选取第三轴线为中心线,第三尖角点为起点,螺距与后导轨螺旋线相等,算出初版前导轨螺旋线;
1.13测量所述初版后导轨螺旋线和所述初版前导轨螺旋线与玻璃面最大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002进一步包括:
2.1确定圆柱面半径的初步区间[a,b],其中一个区间值为第三圆的半径,另一个区间值为将玻璃面下端点沿玻璃面法向偏移设定距离,得到第十一点,通过第一尖角点、第二尖角点和第十一点绘制第七圆,测出第七圆的半径;
2.2利用黄金分割法通过迭代计算,当得到螺旋线与玻璃面的最大间隙小于设定的目标玻璃跳动量时,确定与玻璃面最贴合的圆柱面半径以及轴线位置,并绘制出最终版螺旋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进一步包括:
利用公式R=a+(b-a)*0.618,计算得到R值,将R值带入到步骤1.4-1.13中,求解得到螺旋线与玻璃面最大间隙;
进行迭代计算,直到得到的螺旋线与玻璃面最大间隙小于设定的目标玻璃跳动量时,确定与玻璃面最贴合的圆柱面半径以及轴线位置,并绘制出最终版螺旋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距离为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玻璃跳动量为0.1-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圆环面玻璃窗框导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003:对车门玻璃进行运动过程仿真,测量车门玻璃的最大跳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8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