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系统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0924.5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娟;何仁庶;常见虎;盛庆赫;施红玉;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6;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系统 冰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系统冰箱,由中隔板分隔为冷冻室和冷藏室,中隔板靠近冷冻室一侧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有冷冻蒸发器,第一凹槽的开口盖设有冷冻盖板,冷冻盖板一端设有冷冻回风口,冷冻盖板另一端设有冷冻出风口;冷藏室与中隔板共用的侧壁分别设有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以及开口朝向冷藏室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设有冷藏蒸发器,第二凹槽通过旁通支路与冷藏出风口连通。本发明提高了冰箱容积率和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系统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系统冰箱,冷藏侧和冷冻侧均采用翅片蒸发器,且均安装在箱体后背,所占空间较大。若冷藏侧采用体积较小的直冷蒸发器,可能会因换热效果差,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现有埋在泡层中的直冷蒸发器单纯依靠制冷管壁和与之接触的箱胆进行导热,换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系统冰箱,以提高冰箱内的容积率,提高冷藏蒸发器的换热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系统冰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中隔板分隔为冷冻室和冷藏室,所述中隔板靠近所述冷冻室一侧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冷冻室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冷冻蒸发器,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盖设有冷冻盖板,所述冷冻盖板靠近所述冷冻蒸发器的一端设有冷冻回风口,所述冷冻盖板的另一端设有冷冻出风口;
所述冷藏室与所述中隔板共用的侧壁分别设有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以及开口朝向所述冷藏室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冷藏蒸发器,所述第二凹槽通过旁通支路与所述冷藏出风口连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出风口位于所述旁通支路与所述冷藏出风口的连通口外设有冷藏风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中位于所述冷冻蒸发器上方依次设有风机组件和风道,所述风道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处分成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所述冷冻风道与所述冷冻出风口连通,所述冷藏风道与所述冷藏出风口连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设于所述蜗壳中的风机,所述冷冻风道采用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处沿风向延伸的直风道,所述冷藏风道采用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处朝向所述冷藏出风口处圆滑过渡延伸的流线型风道。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接处,所述冷冻风道与所述冷藏风道的横截面积比按照冷冻风量与冷藏风量的比值确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均设于所述中隔板靠近所述冷藏室后壁的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设有冷藏盖板,所述冷藏盖板的板面分布有多个出风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旁通支路为开设在所述冷藏室与所述中隔板共用的侧壁上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连通,所述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冷藏出风口的侧壁连通;所述冷藏盖板上一体设有用于盖设在所述连通槽的开口处的旁通盖板。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冻风道由冷冻风道盖板限定,所述冷藏风道由冷藏风道盖板限定,所述冷冻风道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冻出风口一一对应且相贴合的出风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冻蒸发器为翅片蒸发器,所述翅片蒸发器包括呈S型迂回设置的盘管和垂直贯穿所述盘管水平段的多组翅片,所述盘管为椭圆扁管或平行流扁管;所述冷藏蒸发器为直冷蒸发器,所述直冷蒸发器为板管/吹胀蒸发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与其开口相对的底面开设有容霜槽,所述容霜槽与所述冷冻回风口所在位置相对,所述冷冻蒸发器的进风端位于所述容霜槽与所述冷冻盖板之间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