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垂直度质量检测用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0967.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江海峰;徐紫铭;詹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12 | 分类号: | G01C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高装置 测长装置 调控装置 固定设置 检测 定位换向 收缩装置 质量检测 控制器 垂直度 牵引绳 安全性能 检测装置 底端 放线 自动化 测量 全程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垂直度质量检测用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到检测装置领域,包括测高装置、测长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测长装置设置于测高装置底端,所述测高装置一端固定设置有调控装置,且调控装置的另一端与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调控装置顶端固定设置有收缩装置,所述测高装置顶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换向装置,所述测长装置顶端固定设置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另一端依次贯穿测高装置和定位换向装置与收缩装置固定连接。本发明与现有通过人工放线测量相比,本发明全程采用自动化检测,检测精度高,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垂直度质量检测用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垂直度检测尺现有校准方法,依据《JJF1110-200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规范》,其校准项目不完善,定位基准不可靠,校准方法与使用方法不一致,故此,现有的校准方法不能满足对垂直度检测尺示值误差的校准。
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检测仪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垂直度检测尺校准技术不完善,研制计量性能较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运用可靠实用的技术手段,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计量技术保证,完善对其进行计量性能校准的方法,确保其量值的准确可靠,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并可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垂直度检测尺校准技术填补空白。因此,发明一种建筑垂直度质量检测用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垂直度质量检测用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垂直度质量检测用的装置,包括测高装置、测长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测长装置设置于测高装置底端,所述测高装置一端固定设置有调控装置,且调控装置的另一端与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调控装置顶端固定设置有收缩装置,所述测高装置顶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换向装置,所述测长装置顶端固定设置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另一端依次贯穿测高装置和定位换向装置与收缩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高装置包括连接板和孔型柱,所述孔型柱设置于连接板一侧,且连接板另一端与调控装置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孔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孔型柱内腔中固定环绕设置有计量仪,所述连接板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测长装置包括测长箱体、测量仪和加重体,所述测量仪和加重体均固定设置于测长箱体底端,且加重体设置于测量仪一侧,所述测长箱体内腔中固定设置有次级单片机和次级蓄电池,所述测长箱体外壁一侧镶嵌有第一蓝牙模块,且测量仪和次级单片机均通过次级单片机与次级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重体包括加重块和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一端贯穿加重块,且延伸至加重块外壁一侧,所述导向孔轴心处与测量仪输出端呈共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控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伸缩电机,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一侧底端,所述伸缩电机固定设置于支撑板上,且伸缩电机输出端与测高装置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缩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转轮,且转轮转动设置于固定板正面一侧,所述固定板正面顶端呈弧形阵列分布有多个销孔,所述转轮轴心处固定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正面一侧活动卡接有销轴,且销轴另一端贯穿旋转把手延伸至销孔内呈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换向装置包括支架和导向轮,所述支架设置于导向轮两侧,且支架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测高装置顶部一侧,所述导向轮轴心处转动设置有轴承,且轴承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导向轮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一侧与计量仪轴心处呈共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未经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