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浆体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2721.X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国;张笛;吉晓莉;杜雪剑;万子轩;张文祥;李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103/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浆 增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浆体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水泥浆体增稠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组分:4%~5%氧化石墨烯,1~6%聚丙乙烯,1~5%甲基吡咯烷酮,余量为水。本发明的水泥浆体增稠剂以氧化石墨烯作为水泥浆体粘度主要调节剂,因氧化石墨烯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其可提供大量的水化位点,加快水泥早期水化速率,且氧化石墨烯箔片可穿插与水泥固相颗粒之间,其超薄的二维结构和大量含氧官能团将水化和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裹覆甚至粘结在一起,改变水泥浆体的流变性,从而增加水泥浆体的稠度,进而有利于改善水泥浆体的泌水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浆体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纳米改性方向蓬勃发展,纳米材料掺入水泥基材料后,对其性能产生多方面的改善。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提升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常见用于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纳米颗粒主要包括纳米SiO2,纳米TiO2,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等。
纳米材料通常用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强度,但其掺入之后往往会增大需水量,增大体系水胶比,故而限制其性能改善效果,也使得目前的水泥基材料纳米改性技术基本不具备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水泥浆体增稠剂,以解决现有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泥浆体增稠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组分:4%~5%氧化石墨烯,1~6%聚丙乙烯,1~5%甲基吡咯烷酮,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水泥浆体增稠剂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水中,搅拌,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
2)将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第一次超声波分散,然后,加入所述聚丙乙烯和所述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并进行第二次超声波分散,即得水泥浆体增稠剂。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搅拌时间为30~60min。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次超声波分散的分散时间为3~4h。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二次超声波分散的分散时间为0.5~1h。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水泥浆体增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该应用中所述水泥浆体增稠剂的用量为所述水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0.0001%~0.00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水泥浆体增稠剂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水泥浆体增稠剂以氧化石墨烯作为水泥浆体粘度主要调节剂,因氧化石墨烯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其可提供大量的水化位点,加快水泥早期水化速率,且氧化石墨烯箔片可穿插与水泥固相颗粒之间,其超薄的二维结构和大量含氧官能团将水化和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裹覆甚至粘结在一起,改变水泥浆体的流变性,从而增加水泥浆体的稠度,进而有利于改善水泥浆体的泌水现象,且本发明中聚丙乙烯和甲基吡咯烷酮的加入可改善氧化石墨烯分散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水泥浆体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2、本发明的水泥浆体增稠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3、本发明的水泥浆体增稠剂在极低的掺量下即可能显著提升粘度水泥混凝土的稠度粘度,其用量仅为水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0.0001%~0.001%,存在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工业化的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2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