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采样方法及解封装方法、节点、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2968.1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7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266 | 分类号: | H04L41/0266;H04L43/022;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采样 方法 解封 节点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MA机制中的报文采样方法、基于所述IOMA机制中的报文采样方法的数据的解封装方法、封装节点、解封装节点、报文采样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报文采样方法包括:接收传输数据;根据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传输数据中匹配的目标报文执行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报文采样方法、基于所述报文采样方法的数据的解封装方法、封装节点、解封装节点、报文采样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对时延、丢包、转发路径及可靠性等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一种网络可视化技术能够持续获取网络的运行数据,从而为网络排障、网络规划和流量调优等提供决策指导。
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n-situ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In-situ OAM)正是解决数据中心网络可视化的一种带内OAM技术,随着大容量、高速、编程芯片、P4(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等技术的发展,带内OAM技术也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应用。目前在技术草案上主要是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In-situ OAM,或称为in-band OAM,统一简称IOAM。
其中,IOAM提供了一种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报文上直接添加遥控信息的方法,它同时给转发平面(Forwarding Plane)的硬件提出了新的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随着芯片可编程技术的发展,IOAM功能已经可以通过可编程芯片来实现,在性能上也已经有芯片能够支持IOAM功能的同时达到线速转发,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因为实际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处理性能不足等问题带来部署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OMA机制中的报文采样方法、基于所述报文采样方法的数据的解封装方法、封装节点、解封装节点、报文采样系统及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IOMA机制中的报文采样方法,包括:接收传输数据;根据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传输数据中匹配的目标报文执行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功能。
其中,所述根据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传输数据中匹配的目标报文执行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功能之前,包括: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应的采样模式;所述配置参数包括采样对象。
其中,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与采样对象对应的采样方式,所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对应的采样模式包括: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每一所述采样对象分别对应的采样模式。
其中,所述采样对象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物理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接口,VLAN子接口、流。
其中,所述采样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对每一报文执行IOAM功能的第一采样模式、对指定采样对象的报文执行IOAM功能且不添加采样率信息的第二采样模式、对指定采样对象的报文执行IOAM功能且添加采样率信息的第三采样模式。
其中,所述对指定采样对象的报文执行IOAM功能且添加采样率信息的第三采样模式,包括:对指定的采样对象的报文执行IOAM功能且采用IOAM type法添加采样率信息;和/或,对指定的采样对象的报文执行IOAM功能且采用IOAM flag法添加采样率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传输数据中匹配的目标报文执行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功能,包括:确定配置的采样模式为所述第一采样模式时,对每一报文增加IOAM报头且增加采样率的metadata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2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