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熟化制备烘焙玉米饲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3419.6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维;祝爱侠;刘玉兰;刘世操;王铕;陈浩;万蒙;陈懿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50/60;A23K10/30;A23K40/00;A23K40/2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熟化 一次熟化 玉米饲料 仔猪 烘焙 二次熟化 干燥冷却 消化吸收 适口性 诱食性 预糊化 烘培 压片 制备 冷却 淀粉糊化度 生产成本低 高温烘焙 颗粒干燥 物料表面 优质饲料 糊化度 挤压机 除杂 调质 挤压 送入 压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熟化制备烘焙玉米饲料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玉米饲料糊化度低、诱食性和适口性不佳、不利于仔猪消化吸收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除杂粉碎、调质预糊化、一次熟化、干燥冷却压片和二次烘焙熟化,其中,一次熟化为将预糊化料送入挤压机进行挤压得到一次熟化料,控制熟化温度为60~120℃,熟化时间为20~60s;干燥冷却压片是将一次熟化制得的颗粒干燥冷却后压制成薄片;二次熟化为对薄片进行高温烘焙熟化,控制烘培时间为45s~60s,物料表面温度为170℃~190℃,烘培后经冷却、粉碎即得。本发明生产成本低、淀粉糊化度高、适口性和诱食性好、有利于仔猪消化吸收;为仔猪断奶及保育阶段的优质饲料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次熟化制备烘焙玉米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的能量含量在谷物中居首位,有饲料之王的“称号”,是配合饲料中的主要能量饲料来源。玉米中淀粉含量在70%以上,但其直链淀粉占27%以上;玉米的直链淀粉分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致密淀粉颗粒,其是一种具有一定抗酸抗酶能力的晶体结构,从而影响了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尤其是对于发育未成熟的幼畜,其体内各种酶分泌的较少,更难消化吸收玉米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供给出生10天至断奶后7天的仔猪,这个时期的仔猪处于断奶后的初进食期,消化系统极为薄弱,为提高消化吸收力,要求饲料满足淀粉糊化度高、适口性和诱食性好,并有利于仔猪消化吸收的特殊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玉米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引入了熟化技术对玉米淀粉分子中的晶体结构进行破坏,使淀粉在水分和温度作用下发生水合反应,得到氢键断开、多孔状、无明显结晶现象的淀粉颗粒,即预糊化淀粉(又称α-淀粉)。预糊化淀粉有利于各种酶的充分水解,以提高玉米的消化率,可有效减少幼畜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泻。
为提高仔猪对玉米的消化率,现有的技术通常是采用对玉米原料进行调质糊化或者挤压膨化以制备仔猪玉米饲料原料,但这种熟化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糊化度不高:现有技术无论是调质糊化或者挤压膨化,产品的糊化度均不高,糊化度低直接影响仔猪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2)难以除霉:玉米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极易发霉;霉变后的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损动物健康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在现有加工过程中极难被消除。(3)诱食性不佳:产品芳香气味小,对于仔猪的诱食性不佳。(4)膨化加工虽糊化度较高,但其是瞬间膨化,淀粉易回生,产品不易储存,最终影响饲料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养殖业提供一种可工业化量产的、生产成本低、淀粉糊化度高、适口性和诱食性好,并有利于仔猪消化吸收的烘焙玉米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除杂粉碎:将玉米原料除杂后进行粉碎得粉碎料;
调质预糊化:通入饱和蒸汽对粉碎料进行连续调质预糊化得预糊化料,控制调质后粉碎料水份含量为25wt%~29wt%;
一次熟化:将预糊化料送入挤压机进行挤压熟化得到一次熟化料,控制熟化温度为60~120℃,熟化时间为20~60s;
干燥冷却压片:将一次熟化料干燥冷却后压片得到薄片;
二次熟化:对薄片进行高温烘焙熟化,控制烘培时间为45s~60s,物料表面温度为170℃~190℃,烘培后冷却、粉碎即得。
所述调质预糊化步骤中,所述调质预糊化温度控制在70~90℃,调质时间为30~180s。
所述一次熟化步骤中,所述预糊化料在挤压机中进行三段式升温,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为:60~80℃,100~120℃和80~90℃,时间分别为10~20s,5~20s,5~20s。
所述干燥冷却压片步骤中:控制一次熟化料干燥冷却后水份含量为水分降至19wt%~21wt%,所述薄片厚度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3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熟化制备饲料级豌豆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种公猪性成熟期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