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078.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夏阳;潘良斌;方如意;余晓军;张文魁;黄辉;甘永平;张俊;梁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28 | 分类号: | B01D5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陈俊波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除湿 再生 热电材料层 溶剂混合 除湿层 制造 绝缘层 复合材料技术 高分子聚合物 静电纺丝机 产品形状 电热材料 锁水材料 吸湿材料 纺丝 冷却 编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柔性热电材料层、绝缘层和除湿层,所述柔性热电材料层由高分子聚合物和电热材料经溶剂混合均匀后静电纺丝机纺丝、冷却、干燥获得;所述除湿层由吸湿材料和锁水材料经溶剂混合均匀后干燥获得。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除湿产品形状固定、不可再生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一体式可再生、可编织成任意的形状和尺寸;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该材料的方法,该方法过程简单、容易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环境参数,湿度对人体舒适度、产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产品保存期都有重要意义。人长期在潮湿的空气环境里生活和工作,身体会受到“湿”的侵袭,人体的热平衡被破坏,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在精密仪器、计量仪器、电子和化工等生产过程中,如不对湿度进行控制,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湿度控制无论对人体的居住环境,还是对生产和物品保护,都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空气除湿有冷凝、压缩、热泵、吸附、吸收、除湿、智能湿度控制等技术,以上这些技术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在机械性湿度控制方法中,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技术主要存在能耗大,压缩制冷的工质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非机械性湿度控制方法是利用调湿材料的性质来达到控湿的目的,主要包括固体干燥剂、液体吸湿剂、复合除湿剂、除湿膜等。其中,常用的固体干燥剂有氯化锂、硅胶、分子筛和氯化铝等。氯化锂吸水量大,但吸收时放热量大,影响制冷量,同时有腐蚀性。分子筛亲水能力低,氧化铝吸湿能力仅为硅胶的50%。硅胶吸湿性能良好,经济实用,但吸附大量水后易破裂,且再生温度高,实用受到限制。液体吸湿剂存在价格昂贵,有机溶剂易挥发,再生困难的缺点。复合除湿剂是利用CaCl2、LiCl等高吸湿性盐和硅胶、活性炭等空隙发达但吸湿性小的多孔材料,通过复合,得到一类具有高吸湿量,易再生等优点的多孔材料-卤素盐复合干燥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除湿材料。目前,固体除湿材料常用的再生方法主要由加热再生、电渗再生、超声波再生和高压电场再生。相比较而言,加热再生是最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应用最为广泛的再生方法。然而,现阶段的除湿产品,一方面是通过定期更换除湿材料或取出加热等方式进行再生,该方式存在消耗大、不经济、不易操作等缺点。另一方面是将除湿材料与加热再生设备进行二次整合,组装成可再生除湿设备,该方法虽然能将材料在设备中进行再生,无需取出,但仍存在制造成本高、占据空间大等缺点。
鉴于此,开发具有柔性可再生的一体式除湿复合材料是当前湿度控制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本发明所述的除湿复合材料具有柔性、可再生性、易加工等特点,解决了除湿材料再生困难等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除湿产品形状固定、不可再生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一体式可再生、可编织成任意的形状和尺寸;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该材料的方法,该方法过程简单、容易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性可再生除湿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柔性热电基体、绝缘层和除湿层,
所述柔性热电基体由高分子聚合物和电热材料经溶剂混合均匀后静电纺丝机纺丝、冷却、干燥获得;
所述除湿层由吸湿材料和锁水材料经溶剂混合均匀后干燥获得,所述吸湿材料与锁水材料的质量比为(1:100)~(1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磷酸法活性炭废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