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量移动位置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396.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胜敏;马红岩;张瑞龙;左鹏;夏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H04W4/02;H04W4/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位置数据 监控需求 监听器 监测 过滤 分发 集合 海量数据 格网 车辆行驶轨迹 预先存储 精细化 路网 维度 车速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量移动位置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需求集合;将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分发给所述监控需求集合包括的每个监控需求对应的过滤监听器。本发明预先存储格网号与监控需求集合的对应关系,及过滤监听器的标识与监控需求的对应关系。在海量数据监测时,只需计算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格网号,即可确定出应该将该移动位置数据分发给哪些过滤监听器,避免了大量的无效范围对比,大大提升了海量数据监测计算的效率。在高效分发移动位置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监控范围内的车辆密度、车速、车辆行驶轨迹等等维度的计算,能够满足路网监测的精细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量移动位置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路网的监控管理是交通大数据的一种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对出行流量、实时路况和道路基础设施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路网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出行效率。当前,路网监控管理主要是面向实时路况的监控,存在如下不足:
一、实时路况只能按照一定间隔(最短1分钟)更新路段的平均车速信息,在信息准确性、表达维度和粒度、更新频次上存在限制,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路网监测精细化的需求;
二、实时路况的计算过程丢失了车辆的个性化细节信息,例如车辆的类型、实时位置坐标、实时速度等,这也是路网监控管理的重要维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车载众包(Crowd Souring)设备(包括车载智能终端和司乘人员携带的手持智能终端)在公众出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移动位置数据,这些数据覆盖范围大、上传频率高(0.2~1Hz)、采样率高(高等级道路上采样率接近甚至超过全部出行车辆的30%),面对如此大量的移动位置数据以及如此高的上传频率及采样率,目前的路网监控管理方式处理效率低,路网监管的维度单一,已无法满足海量移动位置数据的监测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量移动位置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在给定的监测范围内实现车辆密度、实时车速、行驶轨迹等多维度的计算,满足路网监测和管理的精细化需求。本发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以上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量移动位置数据的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位置数据;
确定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需求集合;
将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分发给所述监控需求集合包括的每个监控需求对应的过滤监听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需求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位置数据,计算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格网号;
从预先存储的格网号与监控需求集合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格网号对应的监控需求集合;
将获取的所述监控需求集合确定为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需求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移动位置数据,计算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格网号,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包括的经度坐标及纬度坐标,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移动位置数据对应的格网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敏感元件的交通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公安检查站的预警分流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