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极化抑制的宽频扼流圈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5268.8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2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吴文平;王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52;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田俊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极化 抑制 宽频 扼流圈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极化抑制的宽频扼流圈天线,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辐射单元、安装底板、第一极化抑制板及第二极化抑制板;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第一极化抑制板和第二极化抑制板之间组合构成环形波导形式;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立体螺旋绕向缝隙,所述第二极化抑制板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平面螺旋绕向缝隙;对环电流的形成起到抑制;环形开口形成高阻进一步抑制环电流辐射,从而有效的对低仰角的多路径信号进行有效抑制,改善天线的信号接收质量。同时,本发明的带有极化抑制的宽频扼流圈天线有效改善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极化抑制的宽频扼流圈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天线的发展,卫星定位天线的定位精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如多径干扰、天线相位中心不稳定等影响天线定位精度的因素仍然存在,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天线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
在卫星通信中,地面天线的设计上均为右旋圆极化形式,如对于像手机终端不依靠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的通信设备也会使用线极化形式天线,对于大部分定位通信设备而言,为了能够全能量的收发,则需要收发天线之间要具备同极化的设计要求。
现有的扼流圈技术基本分为平面扼流圈和3D扼流圈技术,为有效抑制环电流通常有着体积大(直径300mm以上)、重量重(6-10kg)、不方便携带和运输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扼流圈抑制环电流效果不好及现有扼流圈体积大、重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抑制环电流的带有极化抑制的宽频扼流圈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极化抑制的宽频扼流圈天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辐射单元、安装底板、第一极化抑制板及第二极化抑制板;
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组合构成环形波导形式;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立体螺旋绕向缝隙,所述第二极化抑制板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平面螺旋绕向缝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包括:圆形的基板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基板边缘的挡边,沿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的轴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立体螺旋绕向缝隙,每个所述立体螺旋绕向缝隙均由所述基板延伸至所述挡边,且各所述立体螺旋绕向缝隙的绕向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立体螺旋绕向缝隙及所述平面螺旋绕向缝隙均沿轴向贯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平面螺旋绕向缝隙包括第一平面螺旋绕向缝隙及第二平面螺旋绕向缝隙;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绕向缝隙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绕向缝隙,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绕向缝隙及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绕向缝隙相互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平面螺旋绕向缝隙为弧形,各所述平面螺旋绕向缝隙的弧形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板的中央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的中央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极化抑制板的中央设置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及所述第三环形槽依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化抑制板及所述第二极化抑制板之间形成半开口式开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基站天线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视机天线及智能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