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二次调节的镜头光轴偏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087.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19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二次 调节 镜头 光轴 偏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二次调节的镜头光轴偏移方法,采用前镜组、中继转像前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继转像后组、探测器保护窗、探测器感应面及倾斜垫块组成光轴偏移系统;第一反射镜与中继转像前组呈45°夹角,第二反射镜垂直于第一反射镜;规定探测器感应面的长边方向为坐标系的x轴,前镜组中心和探测器感应面中心的连线与x轴有一定夹角;倾斜垫块为三棱柱结构,其棱沿镜筒长度方向设置,其位于上方的棱与前镜组中心与探测器感应面中心的连线平行;通过调节倾斜垫块靠近镜筒一侧的倾角大小,可以实现光轴的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型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体积、低成本、便于二次调节的空间光轴偏移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冷型红外热成像镜头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100%的冷光阑效果,会使用中继转像系统,实现光学系统光阑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内置光阑的匹配。由于引入了中继转像系统,且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体积较大,所以为了缩小光学系统所占空间,或适应不同的外包络,设计师通常会使用偏移光轴的方法。
传统光轴偏移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前镜组1,中继转像前组2,反射镜一3,反射镜二4,反射镜三5,反射镜四6,中继转像后组7,探测器保护窗8,探测器感应面9;规定探测器感应面9的长边方向为坐标系的x轴,短边方向为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感应面的方向为z轴,焦平面中心为坐标系的原点o;反射镜一平行于x轴,与xoz面成45°夹角,反射镜四垂直于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平行于z轴,与yoz面成45°夹角,反射镜三垂直于反射镜二;各反射镜中心与光轴相交。
其光轴偏移原理如图2所示,反射镜二和反射镜三实现了x轴方向的偏移距离X;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反射镜三和反射镜四共同实现了y轴方向的偏移距离(Y2-Y1),通过两个方向的合成,实现光轴任意位置的偏移。这种偏移方法占用空间大,光学调校复杂,不利于光轴的二次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现有的光轴偏移方式,降低偏移结构所占空间,降低光轴二次移动的难度,提供一种小体积、低成本、便于二次调节的空间光轴偏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二次调节的镜头光轴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前镜组、中继转像前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继转像后组、探测器保护窗、探测器感应面及倾斜垫块组成光轴偏移系统;所述前镜组、中继转像前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继转像后组、探测器保护窗、探测器感应面设置在镜筒内,所述倾斜垫块设置在镜筒外侧;所述前镜组、中继转像前组相互平行且光轴重合;所述中继转像后组、探测器保护窗、探测器感应面相互平行且光轴重合;规定前镜组、中继转像前组的光轴为A轴,中继转像后组、探测器保护窗、探测器感应面的光轴为B轴;设置光轴A和光轴B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设置第一反射镜垂直于光轴A和光轴B构成的平面,并与中继转像前组呈45°夹角,且光轴A穿过第一反射镜中心;设置第二反射镜垂直于第一反射镜,且光轴B穿过第二反射镜中心;规定探测器感应面的长边方向为坐标系的x轴,短边方向为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探测器感应面的方向为z轴,焦平面中心为坐标系的原点o;设置前镜组中心和探测器感应面中心的连线AB与x轴有一定夹角θ;所述倾斜垫块为三棱柱结构,其棱沿镜筒长度方向设置在镜筒一侧,且其一个侧面与镜筒接触,其位于上方的棱与前镜组中心和探测器感应面中心的连线AB平行;通过调节倾斜垫块靠近镜筒一侧的倾角大小,可以调节夹角θ的大小,实现光轴的偏移。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仅使用了两片反射镜,相对于传统的偏移方式,减少了两片,降低了产品成本。
二、传统方法要调节四片反射镜的位置,调校过程复杂;本发明只需要调节两个反射镜相对于光路的位置,简化了调校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描成像系统成像效果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外热成像仪的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