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888.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清 |
主分类号: | A23L17/10 | 分类号: | A23L17/10;A23L27/10;A23L5/20;A22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腌制 碱液浸泡 碱液 鱼体 沥水 碱液温度 流水冲洗 食用碱 柿子皮 油脂膜 重量份 浸没 去除 生姜 取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包括碱液浸泡的步骤,具体为:将剖洗干净的鱼完全浸没在碱液中20min,碱液温度保持在45℃,然后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沥水后再进行腌制的步骤,所述碱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碱8份、水1500份、青柿子皮15g、生姜27份。本发明提供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即在烤鱼腌制前对鱼体进行处理,去除鱼体表面的油脂膜,可提高后续腌制步骤的腌制效果,缩短腌制时间;鱼体经过碱液浸泡后,还可起到去腥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烤鱼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烤鱼是指鱼类经过烤制之后然后进行烹饪的一种方法,这种烹调方式实现了“一烤二炖”。是烤鱼界的一次新变革。融合腌、烤、炖三种烹饪工艺技术。烤鱼的原材料处理→腌制→蒸煮→干燥→调味→烘烤→包装→储藏,然后在根据需要放入锅中炖煮,炖煮过程通常配有其它配菜。烤鱼至的制作工艺复杂,口味变化很大,在腌制、蒸煮、干燥、调味、烘烤、炖煮的每个环节有所变化,都会对最终烤鱼的口味产生较大影响,腌制料、蒸煮料、烘烤调味料、炖煮的酱料及汤料都是决定烤鱼口味的关键。随着人们对食物口感要求的提高,烤鱼的制作仍需不断改进,仍需不断推出新的不同口味的烤鱼。目前,烤鱼腌制步骤中,都是将剖洗净的鱼直接加上腌制料进行腌制,由于鱼体表面有油脂,对腌制料起到了隔绝作用,不利于腌制料快速浸入鱼肉内,而且鱼体不同部位的油脂含量不同,浸入腌制料的速度也不同;鱼体表面油脂膜的隔绝作用下,不利于消除鱼腥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液浸泡的步骤,具体为:将剖洗干净的鱼完全浸没在碱液中20min,碱液温度保持在45℃,然后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沥水后再进行腌制的步骤,
所述碱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食用碱8份、水1500份、青柿子皮15g、生姜27份;
将水加入容器中,加热,使水升温至42-45℃,将青柿子皮、生姜放入水中,保温15min,然后加入食用碱,搅拌均匀即得碱液。
作为优选,所述碱液中还加入滑石粉,滑石粉加入量为水重量的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即在烤鱼腌制前对鱼体进行处理,去除鱼体表面的油脂膜,可提高后续腌制步骤的腌制效果,缩短腌制时间;鱼体经过碱液浸泡后,还可起到去腥的作用。
碱液由食用碱、水、青柿子皮、生姜等原料制成,尤其是青柿子皮、生姜在碱水中析出的物质,可以消除鱼肉的鱼腥味,使鱼肉紧致顺滑,可提高鱼肉的品质,改善烤鱼的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烤鱼腌制前的处理方法,包括碱液浸泡的步骤,具体为:将剖洗干净的鱼完全浸没在碱液中20min,碱液温度保持在45℃,然后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沥水后再进行腌制的步骤,
所述碱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食用碱8份、水1500份、青柿子皮15g、生姜27份;
将水加入容器中,加热,使水升温至42-45℃,将青柿子皮、生姜放入水中,保温15min,然后加入食用碱,搅拌均匀即得碱液。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清,未经吴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