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习字格、习字用具及练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940.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罗芝柳;张璐瑶;李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芝柳 |
主分类号: | G09B11/04 | 分类号: | G09B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瞿浩明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线 方格 习字格 汉字 练字 笔画位置 横向排列 排列方向 色彩明度 习字方格 依次减小 书写 练习 帮助 | ||
本发明涉及汉字练习领域。现有习字格可以辅助习字者写好汉字,但是并不能帮助习字者在空白的方格内吧汉字写工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习字格,包括若干沿纵向或横向排列的习字方格,所述方格内设有用于辅助书写、确定笔画位置的参考线,在其中一排列方向上,方格内参考线的数量、长度、宽度或色彩明度依次减小;让习字者能逐渐适用没有参考线的方格,最终没有参考线也能将汉字写工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练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习字格、习字用具及练字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书法习字格都是的田字格、米字格、回宫格、中宫格等,每一本习字本都是同一规格的习字格。因此初学者大都只能在一种格子里练字,也渐渐适应了在有参考线的习字格中写字,一脱离原来的格子,少了方格中的参考线,在空白的方格内书写时,经常出现字体结构松散,甚至字体在空格子中忽上忽下,找不准中心等情况。
因此,在习字过程中,减轻对参考线的依赖,甚至脱离参考线也能写好汉字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习字格、习字用具及练字方法,能帮助学员脱离参考线也能写好汉字。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习字格,包括若干沿纵向或横向排列的习字方格,所述方格内设有用于辅助书写、确定笔画位置的参考线,在其中一排列方向上,方格内参考线的数量、长度、宽度或色彩明度依次减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始习字以参考线辅助记忆字体结构和笔画位置,当临摹次数越来越多后,记忆也逐渐加深并在短期内形成肌肉记忆,与此同时参考线的数量、长度、宽度或色彩明度依次减小,习字者在书写过程中,参考线的起到的辅助作用也逐渐降低,让习字者能逐渐适用没有参考线的方格,最终没有参考线也能写好汉字。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参考线包括上横中线,横中线、下横中线、左竖中线、竖中线或/和右竖中线;所述横中线和竖中线相交并连同方格形成田字格;所述上横中线和下横中线与横中线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横中线的两侧,所述左竖中线和右竖中线与竖中线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竖中线的两侧;上横中线、下横中线和左竖中线、右竖中线的端部分别相交形成“井”字。
相比于田字格、米字格,本方案使用六条参考线形成的方格,即六线格,在方格内形成的内方格和内方格边角外延的边线,汉字主体书写在内方格中,外延的边线用作起笔、收笔的位置参考。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横中线和下横中线分别位于竖中线的四等分点上;所述左竖中线和右竖中线为别位于横中线的四等分点上。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横中线、下横中线、左竖中线和右竖中线的长度相等;所述上横中线、下横中线和左竖中线、右竖中线的相交点分别位于六等分点上。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在同一横向排列的方格内,方格内参考线的数量依次为六、二和零;六条中线参考线形成六线格,两条中线参考线形成田字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习字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难度逐步增加,避免了习字过程中直接脱离参考线就不会把字写工整的尴尬情况出现。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六线格的参考线比田字格的参考线粗或者六线格的参考线比田字格的参考线颜色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参考线粗细或颜色深浅的差异替代数量逐渐减少的方案,同样能达到逐步增加习字难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习字用具,该习字用具使用了上述的习字格。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为:习字用具包括光源、透光板和反光板;所述透光板上端面为磨砂面,其上依次印有若干的六线格、田字格和方格;所述光源设置在透光板的侧壁上且光源最接近六线格,反光板设有四块且分别贴合于透光板的底面及三个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芝柳,未经罗芝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