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7252.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李胜明;梁远争;张庆;陈传云;李爱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信达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B01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药液 膜提取 微滤 截留 有效去除杂质 大分子杂质 高效浓缩 工艺步骤 生物体系 物质分离 沉淀的 反渗透 膜超滤 膜过滤 超滤 除杂 粗滤 煎煮 纳滤 澄清 药材 浓缩 中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如下:药材煎煮、粗滤、膜过滤(膜微滤、膜超滤)、浓缩、冷冻干燥、包装。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本发明利用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可以在原生物体系环境下实现物质分离,可以高效浓缩富积产物,有效去除杂质。本发明以膜的选择性筛分原理,截留大分子杂质,使中药有效成分透过,高分子无效成分被截留,从而达到澄清除杂、久置无沉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液中含有的鞣质、蛋白质及其他大分子是导致浑浊和沉淀的根源。鞣质为水溶性多酚化合物,它能同生物碱、蛋白质及药物中的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沉淀。鞣质的酚羟基还会与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使高价金属离子还原成低价态,并形成沉淀,导致药液浑浊。
传统的药液过滤设备有振动筛过滤设备,离心机过滤,板框过滤等。传统的过滤设备由于过滤精度低根本无法将这些胶体浑浊除去,为此大多药企采用醇沉工艺进行分离除杂,但醇沉工艺复杂,有效成分损耗严重,乙醇消耗量大,能耗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本发明利用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可以在原生物体系环境下实现物质分离,可以高效浓缩富积产物,有效去除杂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所述工艺步骤如下:药材煎煮、粗滤、膜过滤包括膜微滤和膜超滤、浓缩、冷冻干燥、包装;
上述一种中药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膜提取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药材煎煮,对中药配方进行煎煮,煎煮时长为30min-60min,煎煮一段时间后获得煎煮液;
步骤二,粗滤,将步骤一获得的煎煮液利用真空泵对其进行粗滤,获得中药提取液;
步骤三,膜过滤;
a、微滤膜微滤处理,选取微滤膜孔径在0.1-5um,膜面积在0.25-0.3m2的微滤膜对上述中药提取液进行微滤处理,微滤完成后获得中药微滤液;
b、超滤膜超滤处理,选取截留分子量为18000-20000Dal的超滤膜对上述微滤液进行超滤处理,超滤完成后获得中药超滤液;
步骤四,浓缩;
a、纳滤膜浓缩,选用截留分子量在150-200Dal纳滤膜对上述超滤液进行浓缩获得浓缩物,浓缩物中固形物含量≥50%;
b、醇沉,将上述浓缩液放置在一玻璃容器内,向玻璃容器内缓慢加入适量的分析纯乙醇,在加入乙醇过程中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乙醇好后,将混合溶液放入冰箱内;
c、过滤,醇沉完成后,利用真空泵对上述醇沉液进行滤过,以除去混合液中的鞣质、酚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
步骤五,冷冻干燥;
a、预冷冻,将上述获得的浓缩液放置于超低温冰箱内,冰箱温度设置为-60℃,冷冻时间设置为120-160min;
b、真空冷冻干燥,从超低温冰箱内取出中药成份,将其放置进真空设备内,再采用微波加热对中药成分进行升华脱水,微波加热温度在45-65℃,冷冻干燥时间为60min-85min;
c、解析干燥,将上述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的产品放入解析干燥设备内进行解析干燥,解析干燥温度设置在25-40℃之间,控制设备内压强在15-30Pa,解析干燥时长设为45-60min,中药物料解析完成后获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信达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信达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