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正交多重接入系统中的用户装置选择方法及其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7585.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良;吴柏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晋良 |
主分类号: | H04B17/382 | 分类号: | H04B17/382;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多重 接入 系统 中的 用户 装置 选择 方法 及其 基站 | ||
1.一种非正交多重接入系统中的用户装置选择方法,其中该非正交多重接入系统服务N个用户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a)将所述N个用户装置区分为i个群组,其中i、N为正整数且i介于2及N之间;
(b)从所述i个群组中挑出多个参考装置,其中这些参考装置一对一地对应于所述i个群组;
(c)对这些参考装置组成的参考群组执行功率分配算法,以决定各该参考装置对应的多个参考功率分配因数,并据以判断各该参考装置是否皆满足至少一限制条件,其中该至少一限制条件包括连续性干扰消除限制及传输信噪比限制,其中对各该参考装置组成的该参考群组执行该功率分配算法以决定各该参考装置对应的这些参考功率分配因数的步骤包括:
依据各该参考装置的信道增益降幂排序这些参考装置;
计算排序后的这些参考装置各自的这些参考功率分配因数,其中,排序后的这些参考装置中的第n个参考装置的这些参考功率分配因数表征为αn及μn,其中n介于1至i之间,μn=(PT|hn|2)/V0,PT为该非正交多重接入系统的总传输功率,|hn|2为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该信道增益,V0为噪声功率,
其中,Rn为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最小传输速率要求;
当2≤n≤i-1时,以及
以及
(d)若各该参考装置未皆满足该至少一限制条件,对候选群组进行非正交多重接入传输,其中该候选群组当所述N个用户装置被区分为i-1个群组时,由各所述i-1个群组中的候选装置组成,且各所述i-1个群组中的该候选装置皆满足该至少一限制条件;
其中若各该参考装置皆满足该至少一限制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该参考群组定义为该候选群组;以及
累加i,并再次执行步骤(a)至步骤(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N个用户装置区分为所述i个群组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N个用户装置各自的信道增益排序所述N个用户装置;以及
将排序后的所述N个用户装置均匀地区分为所述i个群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i个群组中挑出这些参考装置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i个群组中挑出具最大信道增益的这些参考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2≤n≤i时,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该连续性干扰消除限制表征为:
其中PD,min是可区分出所要信号与其他干扰信号的最小功率差值,其中所述所要信号为传送给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信号;
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该传输信噪比限制表征为:
γ′nγR,n/|hn|2
其中γ′n为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该传输信噪比,而γR,n为所述第n个参考装置的接收信噪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该候选装置对应于多个功率分配因数,各该候选装置对应的这些功率分配因数经由对该候选群组执行该功率分配算法而得,且对该候选群组进行该非正交多重接入传输的步骤包括:
基于各该候选装置对应的这些功率分配因数决定各该候选装置的传输功率;
对各该候选装置对应的信号分配各该候选装置的该传输功率以产生对应于各该候选装置的传输信号;
叠加各该候选装置对应的该传输信号以产生群组传输信号;以及
将该群组传输信号传输至该候选群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若各该参考装置未皆满足该至少一限制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i是否为2;
若否,对该候选群组进行该非正交多重接入传输;以及
若是,不对所述N个用户装置进行该非正交多重接入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晋良,未经王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5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